01 一段情而引起的人生崩盘
曾经认识一位比我大几岁的姐姐,在那个北国之地可算是个传奇。
与她认识,是着因为业务往来的关系。初次相见,是在我们公司,她径直到我办公室找我,却见她容貌姣好,妆容精致,衣着考究,一双11公分的高跟鞋在光滑照人的瓷砖地面上毫不打滑,说的话又厉害又精准,没有任何地拖泥带水,直达目的。
后来,就慢慢地来往多了起来,而后,她也逐渐敞开心扉,我们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在交往中我也发现,在她精明能干的背后,隐约带着几丝戾气,对她的现状似乎颇有怨恨。言谈之间,对于她的第一任丈夫仍是割舍不下,情感上似乎从未远离。因此,在接续而后的几次婚姻中,难免次次与第一任前夫相比较,自然,有比较就有伤害,后来的几次婚姻,都维系没有多长时间就土崩瓦解了。
有时候她也自嘲:“不知为何,就是放不下他。”可是,再怎么样的放不下,那个他也已经另有娇妻爱儿,无论如何,生活已经把她与他远远地割舍开来。
不知为何,回到南方一年了,也时常不经意中想起这位姐姐,偶然通个话,发个微信问好,了解近况,却发现她是愈来愈不如从前了。
为什么因为那些已经远行的爱情而影响自己的余生呢?
人这一辈子,爱而不得的人事物多而又多,谁能保证,你想要的就一定能得到?你可以努力去追求,可以为之不顾一切,可是,有些东西,不是努力了就可以得到,不是付出了就一定会有收获的。倒不如及时放下,调转方向,从容转身更好。不要让自己因为一些爱而不得的人、事、物而导致余生崩盘,溃不成军,节节败退。
为什么女人要爱得这么地孤注一掷呢?
02 放下了就是放下了
颇愧年来负盛名,天涯到处有逢迎;
识荆说项寻常事,第一知己总让卿。
这首诗是正当壮年的梁启超在异国他乡见到芳华正茂、活泼热情的何惠珍之后特意为何惠珍所写的。
初见之时,何惠珍就主动在饭局上担任梁启超的翻译,落落大方,准确贴切,让不懂英语的梁瞬间跨越语言障碍,谈天说地海阔天空。席间,何惠珍颇为活跃,她广博的学识,不凡的谈吐,尤其是她对梁启超著述的熟稔,让梁启超及在座的众人对她刮目相看,特别是梁启超,更是生出红颜知己之感。
因为相知,所以相恋
异乡的孤独和思想的共通很快让两人的感情超越“兄妹”,梁启超曾在日记里说自己“愈益思念惠珍,终久不能寐,心头小鹿,忽上忽落,自顾生平二十八年,未有如此可笑之事者”。
他已经有妻子,却第一次动了纳妾的念头,何惠珍也并不计较名分,梁启超自信满满地写信回家,以为一向贤惠的妻子李蕙仙会应允。
但怎么可能呢?世间能有几个女子能甘愿和别人分享丈夫?即使是有的,也或者不得已,也或者是不在乎,可是李蕙仙两条都不占——她是京兆府尹的女儿,礼部尚书的堂妹,娘家对梁启超有知遇之恩;同时,她善于持家能干,在婆家地位卓著,用不着勉强自己接受任何不喜欢的局面,所以,她不留余地地拒绝了梁启超。
所以,梁启超和何惠珍注定无法在一起。
怎么办呢?
为了爱情和全世界决裂吗?梁启超不是徐志摩,除了爱情和诗意他更心有家国;何惠珍也不是陆小曼,她也有自己喜欢的女子教育事业。两人发乎情止乎礼,梁启超甚至将何惠珍送的折扇转交妻子李蕙仙保存,半年后,他回国,这段感情告一段落。
并非不思念。
与何惠珍的相遇相知是梁启超前所未有的感情经历,她的仗义、修养、风度以及20岁的青春气息都让他难忘,他写过不少诗表达对她的思念和无奈:
人天去住两无期,啼决年芳每自疑;
多少壮怀都未了,又添遗恨到峨眉。
并非不想见。
梁启超出任袁世凯政府司法总长时,何惠珍从檀香山来北京,但他只在总长的客厅里招待,礼貌而克制,她也端起距离,悻悻而返;李蕙仙病逝后,何惠珍再次赶来,梁启超依旧有礼有节,唯独没有亲密,何惠珍的表姐夫、《京报》编辑梁秋水先生责备他,怎么能“连一顿饭也不留她吃”?我没有查到梁启超的回复。
或许在梁启超看来,此时人生已至秋暮,见了又怎样,吃顿饭又怎样,人生自有轨迹,有些错过,一次就是永远。
世人都说梁启超是“三拒”何惠珍,赞他是真君子,唯我看到的是那男子下狠心拒绝时的无奈、被拒的那女子心里的悲哀。
爱而不得是怎么样的一种感伤?
对于梁启超而言,不管是不想爱,还是不能爱,本质上都是不够爱。
而对于何惠珍,无论是如何的爱而不得,终究是已经努力过,并且为此苦苦挣扎寻求,坚持了那么多年的遥望等候,相思入骨,并为之勇敢追求,到最后,得不得到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爱过并努力过,对于这段感情,也算是圆满了。
没有查到何惠珍后来如何,但是,既然没有后来,那么就是已经放下过。多年的执念一旦放下,那么,就是真的放下了。没有片言只语的记载,是不是就能说明从此各自安好了?
03 放下?不喜欢了?
回回看到“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这段话时,忍不住就心生嗟叹,这份短暂的爱情,对于张爱玲而言,好像是耗尽了她全部的力气与情感一般。
那样高傲的一个女子啊,平常是俾睨众生、孤傲冷艳、眉目之间尽是清冷的张爱玲平日里何尝会把那些寻常人等放在眼底,可是,唯独遇见了胡兰成,那些傲气倏然毫无踪影,剩下的只是千般柔情,万般牵挂。
为何会如此?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胡兰成是懂张爱玲的,懂她贵族家庭背景下的高贵优雅,也懂她因为童年的不幸而生成的及时行乐的思想,懂她享尽繁华背后的孤独,懂她夜深人静时的寂寞。
仅仅这一个“懂得”,也许就是张爱玲爱上胡兰成的最大原因。
其实细细想来,张爱玲本身就不是一个世俗之人,她不以尘世的价值观去品评一个人。她没有什么政治观念,只是把胡兰成当作一个懂她的男人,不是汪伪政府的汉奸;对于胡兰成的妻室,她也不在乎,因她似乎并不想到天长地久的事。她在一封信中对胡兰成说:“我想过,你将来就是在我这里来来去去亦可以。”也许她只在乎胡兰成当下对她的爱,其他的,她都不愿多想。
所以,到后来,在看到胡兰成还与其它几名女子纠缠的时候,因为爱的缘故,还是不忍拒绝那份潜意识里的胡兰成带来的温暖。
因此,总是为胡兰成的滥情绝情找各样的借口,所以,她在《小团圆》里写下了如此的一段话:“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
这样的低到尘埃里的爱情,对于彼时的张爱玲来说,也是极为痛苦与难舍的吧,痛苦的是,那样高傲的女子,却在明知如此滥情的男人面前低下了头;难舍的是,那时那刻,能进入她心底深处的,唯一能懂得的就是这胡兰成。
很多自己无法决断的感情,形势已经迫使你做了最佳选择,且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身边的才是最好的,够得着的才是正确的。
可是,当张爱玲到最后,终于发现,她那样努力的付出,却换不来胡兰成的回头,捂不热胡兰成的心时,1947年6月,她就毅然决然地寄去一封决绝信: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经不喜欢我的了。这次的决心,是我经过一年半长时间考虑的。彼惟时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难。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
从1944年到1947年,时间仅过三年,而这三年里,张爱玲历经的失望比期望更多。所以,她就这么写下了:失望,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所以才会失望。
但是,是否是真的放弃胡兰成,其实不一定吧,因为,那之后,张爱玲的写作就进入了低潮期,甚至她自己也说:“我枯萎了”。
这样的放弃,明是放弃,实际仍是没完全的放下吧。因为对张爱玲而言,她对于胡兰成的爱,已经耗尽全部的气力了。因为有爱,才会有期待,所以纵使失望,也是一种幸福,虽然这种幸福有点痛。很多时候,她对胡兰成的宽容忍让,多少都带点强求,所以,即使到最后因彻底失望而说放弃,其实仍没有完全的放弃,那份情,仍在心底深处,逐渐滋生出一种因爱而不得而带来的戾气。
但是其实,如果张爱玲能对爱情少几分强求,心底会少几分戾气,那么,她的余生或许也能多几分顺遂。
04 适时放下,从容转身
喧嚣人世 ,总会遇到有些遗憾的事,总会碰见有些难忘的人,也总有些看不见的风景,学会舍弃、学会放下,心宽的人不会太为“得不到”意难平。
有些人注定就只能和你有仅有一个交叉点,此后余生,再无纠缠。不学会放下种种心事,累的终究是自己。不要去琢磨对方有没有爱不爱自己,或是深不深爱、能不能爱的诸如此类的心思。
很多自己无法决断明择的感情,其实生活的轨迹已经给你做了最佳的选择,且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在身边的才是最好的,能够得着的才是正确的。
懂放弃和会坚持同样重要
因为那些爱而不得而去拼命努力强求的人,时间一长,难免会心生怨气,从而让自己带上戾气,然而,要知道,太多的戾气会驱散生活的和气,也会改变生活的轨迹。
试着用你能力许可的范围内,用你最舒服的方式,一点点接近自己的既定目标;真做不到,也要及时调整方向,学会停止,懂得放弃。
让自己承认并且接纳那些得不到的,放弃那些无用功,及时止损,把自己人生的牌打得轻松些,拥有过程已足矣,输赢可以不那么重要,也是生活的必修课。
抛开过往,放下那些已经努力过但争取不来的,不必要非得头撞南墙才回头的,除去一切因爱而不得、求而不来所滋生的戾气,学会安安静静地、和和气气地生活,普普通通的日子尽管给不了轰轰烈烈的答案,但是,时光自有积少成多的力量,在某个转角就给出惊喜。
试着换个方向,找到自己的长板,不在那些短板上瞎用力。有些时候,那些短板,真是我们费尽心思也得不来的,不如放过自己,放过生活,才能活出开心自在如意的人生。
愿我们能温柔地对待生活,同时,也被人生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