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果真不是个简单容易的事情。
上一篇讲到了系统化的粗略概念,重要性,意义,作用等。
这一篇,接着讲讲。
讲一下更加深入的系统化。
系统化,感觉无论怎样讲,都不太可能圆满。
因为系统本身也是需要另一些东西来构造的。
这就相当于学习如何学习,一样的概念和道理。
一旦往更深层次去解析系统化,那么,这是个无止境,同时也是个强大的事情。
总是很抽象,好了,说说能听懂的。
系统化。
首先,你得知道。这个系统里面,什么该有什么不该有。
又有什么该充当这份角色,有什么不能当角色。
它会有个中心。
就像电脑有它的心脏,它和人脑都依靠心脏传输能量发布指令。
比如你要去做一个很简单的事情,你会有个前提,这件事你是要做好?还是做对?还是都可以?
系统化有个中心,嗯,或许不止一个,而是多个意识形态相同的东西。
然后,系统有一个中心了,就可以开始吸收养分了。
也就是区分哪些是好角色,哪些不是。
你用这个中心。去排除无用的建议和意见,留下有用的有意义的。
然后,在好角色中,依然需要仔细甄选,各个角色有各个不同的用处,你还可以把它们排列出来,谁是一号,谁是二号。谁要听谁的……
这些,都是小枝节,先是有个主干,再有树枝,再有叶子……
难的在于,以个人的水平和认知,如何去发现好角色。
很可能你没有见到厉害的资料,合适的资源,你就只能靠自己思考好角色。
这会很容易形成思维空洞,你自己思考的东西。会让系统出现很大的漏洞。
到时候,系统崩溃,会非常让人挫败的。
只有系统更加圆满稳固,这导演的路才能走得更快更远。
更加圆满稳固的系统,也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个机遇,很多人或许到了人生的分叉口,就匆匆忙忙选择了一条道路,直接让完整的自己离开自己。
或许这也能成一个系统,并且大有用处,不过,在效率上价值上来说,与更加稳固的系统比起来,也一定差得远。
最后,逻辑思维直接影响你系统的构成,你还要时不时地注意陷入自己的思维陷阱。
要跳出来,客观地点评和改进系统。
同时,你还要注意新的系统中是否有过去的自己,是否有旧的思维逻辑,有,该怎么办,没有,又该怎么办。
跳出自己的包围圈,用冷静的头脑,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力,来建造系统。
当然,这个事情,如果确实难度太大,那么,可以问问其他人,请教一下那些厉害的牛人们。
到时候,你只需要准备问题,可以把认知不足的缺陷抛给专业人士来解决。
这样,也是很高效,很有用的。
当然,如果你连问题都问不好。那么,也就更没能力去认清解答后的答案。
这样的话,又是另一个更隐秘的主题了。
就先说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