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下乡。
第一站:公公家
2009年,婆婆去世的第二年,老家动迁,村庄不在。公公要求单独居住。我们在小镇上给他买了一套90平米的商品房。简单装修后,他一人独居。
公公、小姑离我们家都很近,用句时髦话就是:一碗汤的距离。彼此有距离,但处得很好。
这次,旻旻和晨宝回来,老人家定要亲自掌勺请她们吃饭,电话来过多次,特别关照要提前告知。我估计他会用心准备好小菜,就对他说,一家人不用客气,简单些,只吃中饭一顿。
事实上,一点不简单,油爆虾、鳝丝、鸡汤,还有孩子们喜欢吃的樱桃和小番茄,若不是我们晚上有饭局,他还要儿子女婿一起吃晚饭,准备的菜会更多。
十点钟到达的时候,小姑和宁宁已经在楼下迎接。
姐妹俩又见面了,她们把太公的大床当作舞台,蹦蹦跳跳。
五菜一汤,其中的土豆、蚕豆、莴笋都是公公自己种的。他在小区附近开垦了一块菜地,种上各种时蔬,一个人吃不完,与儿女们(先生和小姑)一起分享。
第二站:小姑家
午饭过后,去小姑家。她家处在公公和我家的中间,走路不过十分钟。
小姑买了只老鹅,打算五一期间请我们吃饭,暂时养在院子里,上面撑一把遮阳伞。
宁宁和晨宝远远地看着,不敢靠近。
晨宝惦念着小房间里的玩具,直接上楼了。
相差40天的姐妹俩,吃喝玩乐,哭哭笑笑。
第三站:药店
趁孩子们午睡,我去药店取稿费单。
商业不景气,药店生意清淡。伟英在上班,她的女儿雯雯也在。即将大三的雯雯因为yi情影响,至今没去学校上课。
素菊的孙女快10个月了,长得像妈妈,圆脸,大眼,非常可爱。
第四站:自己家
惦念着院子里的植物。尽管公公常来照顾,但他厚此薄彼,果树浇水了,却无视花盆里的小植物,它们很可怜。
玫瑰花开得热闹,摘些下来,酿蜜,可点缀糕饼。
移植过来的柿子树,到底是伤了元气,曾经见过的零星柿花不见结果。
倒是边上的香椿树蓬蓬勃勃,尽管过了香椿芽品尝的最佳时节,依然可以食用,摘一把回家,炒鸡蛋。
大朵的月季惹人喜爱。
长寿花的花期真长,一个多月了,依然如故。
发现了藏在叶脉间细小的桔子。
晨宝午睡醒来,回家喂鱼食。
第五站:某酒店
室外气温超过30度,俨然进入夏天。短袖衫、薄裙子,刚刚好。
妹妹宴请娘家人:父母、三姐弟、荣字小阿姨……
爷爷奶奶过世后,桌上的长辈便是父母双亲以及小阿姨了。小姨夫在家服侍荣字娘娘。
晨宝吃得不亦乐乎。
席散,晨宝还说:玩一会。她所说的一会是无限延长的。
月亮升起来,挂在酒店大楼的顶上。阿爹说:我们去找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