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笑来老师预告执行力有另外一种定义。
对于执行力,平时我愿意将其理解为执行的合力。
为何这样子说呢?比如,要去做一件事情,有兴趣、意义重要或命令迫使等推动我们去做的力量是正作用力,拖延、害怕、情绪低落等阻碍我们去行动的力量是反作用力,这两者的合力便是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执行力。正作用力强,那我们的执行力就强;反作用力强,那我们的执行力便弱。对同一个人来讲,做不同事情,正反作用力强度不一样,执行力也会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件事情,执行人的状态不一样,执行力也会有出入。
所以,为了增强我们的执行力,要不断增加正向作用力,比如赋予重大的长期效益、可摸得着的短期效益等。同时,也要注重减少反作用的阻力,通过时间管理减少拖延、通过身体锻炼减少情绪内耗等。
上面这些是我从执行主体的角度来理解的执行力。
那笑来老师提的另一种定义会不会是从客体的角度来定义的呢?
因为,今天老师配的图是3个人爬墙图。这3个人,有一个已经到达目标点,有一个还在半截,有一个年纪稍大更加要落后。而导致他们结果不同的根源在于所采用的工具,已到达目标点的用的是可以伸到墙顶的长梯,而另外两个用的却是砌到半截或不到半截的石梯,石梯与墙顶那一截光滑的距离,任凭这两个人再努力攀爬,也很难有所前进。
接下来的一周,笑来老师是要和我们从工具的客体角度,来解释执行力的另一种定义吗?不知道自己猜测得对不对?明天答案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