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北欧慢时光
欢迎关注我的《慢时光,慢生活日记系列——记录北欧生活日常》连载
时间:2020年10月9日 地点:斯德哥尔摩 天气:中雨
又是一个阴雨天,孩子们的雨衣雨裤都在幼儿园,早餐结束,娃爸上班顺路把我们都送到了幼儿园。我下车送孩子们去幼儿园,给他们换上雨衣雨裤,交给老师,然后去上班。
秋日的雨淅淅沥沥,有些寒意,有些萧瑟。昨天也是一样阴晴不定的天气,下班回家,因为好不容易订到了些韭菜。冷冻室里又有些事先买好的馄饨皮,于是突发奇想,晚餐做韭菜猪肉馅的馄饨好了。说实话,对于我们南方人来说,馄饨的魅力着实大于北方的饺子。皮薄馅大的馄饨配上一碗飘着葱花的底汤,实在是美味。
素来不喜中餐的孩子们对面食还是能有共鸣,就连一贯不好好吃饭的弟弟昨晚都吃了七八个馄饨。昨天稍剩下的一点儿馅,我临时和了些面,做了几个小馅饼。Mike馄饨没吃几个,却更爱馅饼。妹妹只要光吃不说话,就能确定这餐应该对了她的口味。
看来今天的晚餐到底要吃什么,又成了我这一天萦绕于心的问题之一。
今天组里开会,说到瑞典9年级学生的国家统考。9年级相当于国内的初三,这9年级统考的重要性基本等同于国内的中考。其他科目我不太清楚,就瑞典语这一科来说,就有口语和写作至少这两样最基础的考试项目。写作自不必说。说说国人不大熟悉的口语考试。因为对于很多人而言,把作为母语的语言还要单列出个口语考试,实在不大好理解。
不过,这个口语考试可不是单考你的瑞典语说得是否标准,发音是否正确。考试的具体流程是,每四人一组,每人拿到一篇两三千字起的文章,提前给30分钟的阅读和准备时间,然后四人一组开始考试。首先第一人介绍自己所读的这篇文章,做一个内容梗概的口语介绍,然后四人对这篇文章进行各方面讨论,接着换第二人,以此类推。老师评分的标准不光要看学生对自己所拿文章的口语概括是否到位,还要看学生在讨论自己所拿文章和其他人所介绍的文章时,有没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切入角度是否新颖等等。当然,这四篇文章还不是同一种类型的文章,所以对考生的要求其实更高。
其实,这种学习方式在西方的大学课堂里非常常见。想当初,我在斯德哥尔摩大学读书时,老师经常会给出一篇文章,几人一组看完就开始讨论。瑞典教育部把这样的教学模式直接放到中学,还作为中考的必考科目,无非就是给出了一个教学导向,让学生们在中学时代就要适应这种高校教学模式。
我曾问过已经5年级的Mike,学校里有没有开始这样的训练。Mike说:“一模一样的训练还没有,但每个学期,做个至少十次的PPT报告那是最基本的口语练习。” 看来,他们迟早是要开始类似的口语训练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