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平等相待的伙伴关系,建设持久和平的世界
在中国传统的“和”文化中,和谐的终极理念是实现持久和平。要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根本在于国家之间要构建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历史上,国家间为追求某种战略目标,往往通过结盟的方式来密切与其他国家的关系。结盟是基于冷战思维,强调的是军事安全合作,针对第三方并具有排他性。伙伴关系是国家间基于共同利益,通过共同行动,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建立的一种独立自主的国际合作关系。伙伴关系的特点是平等性、和平性和包容性,即,拥有伙伴关系的国家在遇到分歧或矛盾时,以各国平等为原则,寻求挖掘潜在的共同利益;以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为基本方针,采取沟通协商的方法弥合分歧与矛盾;以合作共赢为目标,将本国和其他国家的冲突性关系转化为友好伙伴关系,共同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二、营造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寻求安全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安全必须是平等的,各国不分大小一律享有平等的安全权利,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把本国的安全建立在威胁和损害别国安全的基础之上,强调世界各国应通过平等协商共同解决国际问题,共同治理世界事务。因为“国无分贫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平等一员,如果动辄以富压贫,以强凌弱,只会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只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各国才能和睦相处,各得其所。”
三、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主动融入国际贸易、投资和金融制度,资源有效配置,提高劳动生产力,提升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积极主动地承担与自身实力相称的国际责任,努力扮演负责任的大国角色,公布一系列扩大改革开放的新举措,创造更有力的投资环境,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化解导致冲突的诱因,以共商、共建、共享为主要合作手段,兼顾市场原则和社会责任,聚焦于增长、贸易、减贫、环境可持续性和社会包容性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区域发展、互联互通和工业化,推动沿线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让所有参与国家都能从中获益,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各国之间的联系,推动各地区经济实现更大发展,为所有国家提供一个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也成为实现共同繁荣的重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