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位孩子同学家长电话大傻妈,谈及我们的孩子本学期一位共同老师的问题。我同意她听来的反馈和看法,因为我的孩子也刚好提及到她的挣扎和困惑:这位老师今年是第一年独立教课,不但方法不对,要命的是不够用心。
这位家长一直在鼓动大傻妈代表大家去和学校的校长反映这位老师,该改改,该换换,不能耽误了孩子们宝贵的一年。我说我的计划是我想给自己的孩子再多一两周的适应时间,毕竟开学才一个月不到,如果还是无法适应,我会先约谈老师,到时我只会谈及我的孩子对他的反馈及遇到的困难,看他在授课时能否针对性地改善。如果再过几周,事情无转好的话,我会去约谈教学负责人。
她对我的说法很不满意,她觉得我有谈话的优势,我应该为孩子们及早出头,及早解决问题,我应该立即马上去见校长。。。我敷衍过去,以有事为由挂断了电话,然而晚上她又追加短信,那份焦急焦虑,我理解,但是不认同。
我理解她的焦急,毕竟孩子们的事情,无小事。然而,大傻妈在教育子女方面,一向有自己的主见:我既不能为孩子一辈子排雷,也不会冷艳旁观孩子们在我眼前“溺死”。这里有个平衡的问题。
我的傻儿在10年级的时候,终于意识到“每年遇到一个垃圾老师”是每年的必修功课之一,除非某一年超级幸运。与老师对抗,结果只有死路一条,你不喜欢老师,老师一定用冷眼剜死你,你如果喜欢这个老师,你的最终成绩不会太差,这个道理,大家懂的。这个世上,无论种族性别年龄,人都扛不住被别人欣赏和喜爱而不臭嘚瑟两下的。于是,从10年级开始,傻儿一旦认定垃圾老师又出现了,他就默念咒语“喜欢ta喜欢ta喜欢ta”。傻儿后来告诉我“真灵啊”,到了学期终,自己好像真的喜欢这个老师了,老师也很喜欢他,但是他又追加了一句:“不过我有点困惑,我是否真的喜欢ta,他是否真的喜欢我,还是我们在彼此利用?”大傻妈回答:“已是人生过客,擦肩而过。”
我的憨女更有一段有趣的经历。7年级开学第一天,我陪她去学校,她发现了2个残酷的事实:第一,没有一个好朋友将与她同班;第二,班主任是学校里闻名的最苛刻老师。在回家的路上,她哭了,声情并茂地描述:“你知道吗?这个老师的长相是那么的可怕,就像哈利波特学校里的那些恶老师,头发是这样的,胡子是那样的,我怎么这么倒霉啊?”她的眼泪流个不停,逼着大傻妈给出硬菜态度。大傻妈说:“咱们有两个选择:第一,我以成人的方式和学校交涉,帮你立即换班,第二,你主动适应一两个月,如果实在不行,我们再找理由要求换班。”她想了想,毕竟13岁了,知道每个选择必有不同后果。她说:“我先试试吧。”
仅仅一个半月之后,在一对一的家长会上,该“恶”老师给出了憨女一个全面漂亮,带着客观事实加主观喜爱的高度评价,憨女听得小脸红红的,美滋滋的。大傻妈过后轻描淡写地说:“他的外表很绅士的,哪里像哈利波特里面的魔鬼老师?”憨女没应声,但肯定听进去了。
正是因为有过这样的经历,憨女对于今年这个不太争气的新老师,表现出了“耐心”。她说:“我再试图适应下,沟通好,他好像进步些了。”
所以,大傻妈暂时只能对那位焦急的母亲保持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