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看中医不能用西医的思维?这个问题,这个问题问得好蠢。
虽然这个问题问得蠢,但很多人不知道这个道理,很多的普通人不知道。不但很多的普通人不知道,很多的医生,甚至中医生也不知道。普通人不知道吧,有情可原;但中医生不知道,这就是让我感到悲哀的原因。
我先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看中医不能用西医的思维?因为中医是中医,西医是西医,回答完毕。如果再要费上一番口舌,我得说,中医是中医,西医是西医,二者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
比如一个普通感冒,10个人去看西医,医生可能给这十个人开同样的感冒药,比如“康泰克”就都“康泰克”,十个人都是。没错啊,感冒嘛,“康泰克”就是治疗感冒的。如果这10个人看的是中医,每个人的药就可能差别很大。因为中医是讲望闻问切、辨证论治的。首先,我先得判断你这是“风寒外感”还是“风热外感”,这是两个大方向。这样一区分,所开出来的中药就截然不同。我还得考虑是否有“虚人外感”的情况,如果有,还得“扶正祛邪”,用药又是不同。除此之外,我还得考虑个人的“中医体质”,比如说,有的人素来阴虚,有的人素来湿盛,用药又有不同。如果是妇女正在月经期,我还得考虑用药和用量。这么一来,这看中医的十个人,所用的中药的不同的可能性就很大。这就是中医和西医的一个很大的不同点:中医是个体化治疗,而西医是群体化治疗。
什么是“个体化治疗”,什么是“群体化治疗”?打个比方,你去买衣服。去服装店买的,那是“群体化”;找个裁缝量身定做的,那便是“个体化”。
中医与西医是两套区别很大理论体系。中医的历史比西医早得多,西医是科学,而指导中医的不单单是科学,还有哲学。这就使中医和西医有着巨大的差别。这哲学,主要是中国古代道家的思想,比如“天人合一”,确实,我们看病,是要考虑气候和季节的,冬天和夏天开的药绝对不一样。比如“阴阳”、“五行”,这些都是哲学的思想。我举个“五行”的例子说下,中医运用了“五行学说”,说肝,依据它的特点,五行属木,脾,五行属土。“五行学说”说“木克土”,所以中医就说了,肝克脾。这一点在中医里的应用非常广泛。有个病人,腹泻,什么时候腹泻呢?早上起床和早餐后,别的时间都不泻。腹泻?脾虚嘛,对的。但吃了一担的健脾中药仍然不好。我了解了下,这个病人脾气坏,这就是“肝强”。肝强自然会克脾,脾被克自然虚。那为什么单单在早晨和早餐后腹泻而别的时间都不泻呢?因为早晨这个时间,脾之气刚刚生发,而值肝之气最旺之时,所以这个“克”就在这个时候“克”得特别厉害,表现出来的脾虚症状就特别明显。怎么办呢?知道原因了就好办啊,我只在扶脾的基础上加个“生白芍15克”就把这个病治好了,因为白芍可以泻肝,柔肝。肝得泻,得柔,脾就自由、舒展了。中医就是这么看病的。
前几天有个孩子,女孩,三、四岁的样子,很斯文,很漂亮。口腔溃疡十来天用了几个药也没好。口腔溃疡是很难受的,晚上睡觉也不安。我怎么看呢?先判断她是“热溃疡”还是“冷溃疡”,结果是“冷溃疡”(我们一般称“寒性溃疡”),这个判断极其重要,作出了这个判断之后,我给她开的第一个中药就是“干姜”。今天遇到孩子的妈妈,说当天晚上就能安睡,吃了两天就好了。干姜是什么东西?就是晒干的生姜,很“热”的一味中药。“寒则热之,热则寒之。”这就是中医,这就是中医思维。但有的中医生不这么看病。溃疡吗?我想想,我想想,中药里头都有什么是可以治疗溃疡的?白芨可以,白芨的止血、敛疮的功效摆着呢;要不要用下紫珠草、大蓟、小蓟啊?用,都可以止血敛疮嘛。然后此类的中药一堆堆上去,这就不是中医的思维而是西医的思维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说了,中医是讲望闻问切、辨证论治的,对于这个小女孩,我通过望闻问切(当然,小孩子我一般不“切”,主要是“望”),然后辨证论治,“辨”出了啥?关键字是“寒”。我一治“寒”,这溃疡就好了。而想到“溃疡”,再想到什么药(中药)可以治疗溃疡,这是辨病而不是辨证论治,典型的西医思维就是这样子的。
所以,当你口腔溃疡的时候,看到某个中医生给你开出一张写满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当你咳嗽的时候,看到某个中医生给你开出一张写满治疗咳嗽的中药,当你乳腺增生的时候,看到某个中医生给你开出一张写满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你需知,这不是中医,因为这个医生没有中医的思维。不管他的职称有多高,也不管他的头衔有多大。这样的中医生,庸医无疑。因为中医最为宝贵的精神就在于辨证论治。
只有中国有中医(中医传到韩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对中医的研究也是蛮执着的,但中医还就是中国的),在中医史上,被尊称为“医圣”的,也就张仲景一人。知道为什么吗?主要就因为是他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的这一理论体系。毋庸置疑,辨证论治就是中医最大的法宝。非辨证论治的,就绝非中医思维。
可悲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医生的抛却了祖宗留下来的法宝,津津乐道于某某中药的具体所含药物及疗效,尤其是那些“研究生”。比如讲,郁金这个药,用到30克,有良好的降低转氨酶的效果。那么,凡转氨酶高的,就必用郁金,而且30克。这是中医吗?对中药的研究,不是不可以去细化,但这牛角尖钻进去了,必须得出得来。大局还是得回到辨证论治,不能因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否则,你这到底是中医呢,还是西医呢?明明是中医,用的却是西医的思维,到头来,不伦不类,既不是中医,也不是西医。这病,你能看好吗?
话说这中医生的西医的思维,如今是深入人心啊。我曾说,中医最大的危机不在于中药的质量,而在于这无处不在的西医思维。我也曾分析,为什么这西医的思维深得我中医生的心。一、对中医理论不自信;二、西医思维是普通思维,好理解,什么病用什么药来治疗嘛,多顺理成章,对不对?三、现在学中医的,都学西医,我也一样。结果是中医和西医都只学了点皮毛。这我也一样,我不一样的是,坚持学习(如今还在学,主要学中医,并一直坚持中医的思维);四、如今西医是主流,中医是次流,学中医的往往以在西医方面的渊博为荣,有不被潜移默化心不甘的架势;五、西医洋啊,崇洋媚外的心理作祟。
说到这里,讲个故事。我曾开了个中医处方,是化湿热的。病人拿药方去药店买药,药店的人就问了,你这个药方吃什么啊(治疗什么病的意思)?病人如实说了,是吃颈椎的。药店的马上说,这个药方是去湿的,颈椎病治不好的。你看看,是不是西医的思维无处不在?但恰恰相反,这个病人吃了之后效果很好,还跟我汇报了这个插曲。
效果不好的有没有呢?有,很多。效果不好的,大部分是我辨证不准确。要辨证准确,确实是有难度的。我曾遇到个病人,当时还真就开不出药方,只记录下望闻问切的详尽内容,让她次日来。为什么呢?当时辨证不出来啊,后来才得出“卫阳虚”的结论。因为但有一点对我而言没有难度,那就是坚持辨证论治,坚持纯粹的中医思维。
说了这么一通,你可能仍然不懂。如果你仍然不懂,我也没有办法。你再问我,我也只能这么说。中医的本身说简单简单,说不好理解也确实不好理解。说实话,现在西医是主流,中医生以西医的思维来开中药方也是主流———这绝对是错的,既然是错的,又有何疗效可期待?但这个局面我无力改变,顺其自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