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们才小开始依稀听到家长和老师们说要尊重他人,又有谁教会我们如何尊重自己呢。如果不先学会尊重自己又怎会真正懂得尊重他人呢。那我也思考过尊重自己是不是要以自我为中心,但我又不敢确定。自从读了《尊重自己》,就知道我想的不对了,这本书让我更好地思考我过去有没有真正地尊重过自己,我又应该怎么样尊重自己。
里面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能给予他人的最好礼物就是我自己。
寻遍全世界,唯有自己最值得去爱。
——佛
在读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明白了我们有责任珍爱他人,也有责任珍爱自己,但为何做起来会困难呢?那是因为一些劝诫人们多多付出的谬论已然根深蒂固,我们难免会受其影响而陷入一种失衡的生活方式。但我们要知道生活从来不是一道非此即彼的选择题。无论是在理论中还是在实践中,生活总是充满了矛盾与悖论。你想是不是想过我到底应该去大城市打拼还是留在小县城能够更好地照顾他们等等,这些矛盾经常困惑着我们。
那书中则讨论了给予与接受的谬论。他首先告诉我们珍爱自己不是纵容自己,也不是拒绝向那些需要你的人伸出援手。给予与接受的相关话题更富深意。尊重自己,就是珍爱、欣赏和成就最好的自我,从而以珍爱他人的方式创造性又多样化地给予他人。我觉得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保持平衡,找到我们自己的节奏。
谬论:
我的职责就是为他人付出。
真谛:
我的职责是为自己和他人付出。
为自己付出,其实也是在为他人付出。
谬论:
让自己无比繁忙,能做更多事情,表明我很强大。
真谛:静休创造力量。
书中提到保持平衡的七个步骤:1.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2.消除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3.采取预防措施。一旦发现自己即将陷入一种失衡的给予和接受模式,务必提前采取措施4.全面检查自己。在生活中,我们有四个方面的需求:生理需求、情感需求、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5.庆祝自己的成功。如果你完成了一定量的工作或者实现了某个目标,即使是个小目标,你也应该犒赏一下自己,去做点有趣的事,让自己恢复活力6.采取简单措施7.接受称赞。
不光如此还要设置界限,因为有时你想给人更多,有时你得给得更少,还有我以为我的牺牲帮助了他们,其实是妨碍了他们。当我对自己真诚以待时,我也帮助他人学会了对自己真诚以待。
别拿自我牺牲当借口,就像书中说的那样发自内心的牺牲精神是一种美德。但如果用自我牺牲来逃避面对恐惧,或是逃避塑造自己的未来,那么,自我牺牲就是一种放弃。这对应的真谛是人生如何展开,我自己负责。人生的下一步如何走,我自己选择。
还有保持健康界限的七个步骤:
1.从小事做起。如果你不习惯设置界限,一开始你会觉得不适应,那就从日常小事做起。
2.清楚地表达自身需求。大多数人都不会读心术。除非你直接告诉他们,否则他们不会知道你需要什么。
3.行使你的选择自由权。
4.把自己摆在首位。不要等到为别人忙完后才想起满足自己的需求。安排时间多多关爱自己。给内心充电不是可有可无的事,这是你日程安排里的重要部分。
5.缩小关注范围。优秀的领导者不仅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还知道自己不打算做什么。
6.用心解决问题。圣人们教导说,一颗宁静的心可以引导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7.找出逃避的根源
看到这些书中提到的意见,我也在不断的反思自己,我觉得我很少有做到真正的自己。在生活中我很少关注我自己内心感受。我读了这本书非常受益,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尊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