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下午,耐不住宝贝的心心念念,终于决定再次带他去趟正定南门。
已经不记得这是第几次去了,然而在宝贝看来,抛开疫情之前的那一次,这次大概只能算是第二次了。谁让他早些年年龄小,很多事情尚未在脑子里留下影子便已通通溜掉了呢!
三月初,北方的雾霾还未完全散去,好在这个下午阳光尚可,即便连日的降温今日俨然已经到了极限。我们每人多穿了一条秋裤,带上水壶、小点心,开开心心地出门了。
约么一点钟的时间点儿,还算好打车。司机师傅的开车技术也是没得说,全程无堵车,不到半小时便到了目的地。
大正定,我们又来啦~~
01 喂鱼去喽
提及正定,本地人都知道夜景最美,不过喂鱼,大概白天才最适宜。
阳光下,弯弯曲曲的护城河水面波光粼粼,顺着城墙拐了弯,看不到它的流向,只能感受着它的神圣与忠诚。桥上,拍照的新娘子美极了,却也冻得瑟瑟发抖。婚姻不易,婚纱照也不好拍啊!
小宝兴奋地边向桥边跑着,嘴里边喊,“妈妈,快拿出来我的大馒头,我要喂鱼啦!”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这次我们索性自己带了“鱼食”。只见他双脚踩着桥墩,整个身体直接趴在了桥栏杆上,他把手里的馒头掰成小块,一块一块地向河里的鱼儿扔去。
鱼儿成群结队,大概是闻到了食物的香味,从远处慢慢向这边游过来。
那一刻,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高等动物之外的动物间的“自律与团结”,那景观用壮观来形容似乎并不为过。这时,有人使坏朝河里扔了石子,鱼群马上向水面下有规律地散开了。
这个季节的麻雀也着实不易,在经历了一个寒冷的冬天后,哪怕已然初春,依然不好寻得食物。此刻,它们正三五成群地飞到桥墩上,捡食游人掉落的鱼食碎屑。小宝见状,总会刻意留下食物在桥墩上,等待雀儿来叼走。不过,相比只可远观的鱼儿,它们对人类的抵触似乎更加明显。
桥下,鱼儿成群,好不壮观。
桥上,游人观赏、喂食,不亦乐乎。
02 鹅鹅鹅,铁锅炖大鹅
站在桥上,不远处可见白花花的一片,走近一看,竟是一群大白鹅。
岸上行人越来越多,一家三口最是常见。回想当年,自小在农村长大的80后哪个没见过鸡鸭鹅?如今,在背熟了“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后,以为人父母的我们,一定要带孩子感受一下鹅的真实面目。
“宝贝,这就是诗里的鹅了,快过来看看!”一位爸爸对旁边的孩子说着,完了又扭头细声对妈妈说:“我想吃铁锅炖大鹅。”哈哈~~朋友,眼前白鹅这般惹人爱,你要如何咽得下口呢!
“妈妈,鹅吃馒头和面包吗?”看着别人拿着食物投向河中,鹅群都迅速向那边游过去,小宝也着了急。
“你可以试试!”我说着,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原本准备给他当零食的手撕面包。
“我以为鹅只喜欢吃蔬菜呢!”显然,在饥饿的情况下,对于食物,它们也是不挑剔的。
这时,有几只鹅慢慢转移路线,向我们这边游过来。“僧多肉少”的局面大致如此,为了争夺食物,鹅群不时躁动起来,互相用嘴驱逐着对方。那嘎嘎的叫声虽不及歌声动听,却让岸上的孩子们更加兴奋,“妈妈,鹅在打架呢,你快看快看啊。”
不经意间,两只黑色的鹅自远处游过来,如此姗姗来迟,不禁让人怀疑它们难道是因为饿极了才混进鹅群抢夺食物的黑天鹅吗?
脑海里显现丑小鸭的画面,似乎也说得过去。
不管它是普通的大鹅还是会飞的黑天鹅,只要此刻能给人们带来快乐,足以。
03 中国糖画,好看好玩还好吃
不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糖画,却是味道最好的一次。
正值午后,距离夜晚来临还有一段时间,美食摊位很多未开放。对比远处不曾见到真面目,香味却早已四溢的美食店面,街口第一家“中国糖画”着实冷清。
老板是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师傅,不大的桌上摆着各种造型的糖画,有抱着蟠桃的小猴子,有男孩子无法抗拒的汽车总动员,还有女孩都喜欢的花蝴蝶,以及最最惹人赞叹的孔雀公主。
“哇塞,这是怎么做出来的?太神奇了!”不曾见过这种“艺术品”的小宝着实惊呆了。当我们向老师傅表明了心意,对比这些活灵活现的造型,我们更想看看它们是如何做出来的。老师傅很亲切,耐心地让小宝选了自己喜欢的造型——一条龙,他认认真真地为我们展示着。
当老师傅拿着提前熬制的糖稀在一张平板上游刃有余地作画,一旁的小宝看得目不转睛,大概不想错过任何一个在他看来不可思议的环节。
当我们拿着糖画开开心心地准备回家时,小宝问我:“妈妈,这个糖还可以吃吗?”
我暗示性地回答他:“这么可爱的龙,你舍得吃吗?而且,看着好看,不一定好吃呢!”
因为雾霾,太阳的光芒似乎没那么强烈了,温度也越来越低,我帮小宝紧紧衣领,还是赶紧回家吧。
等车的间隙,一不小心,我将糖画撞在公交站牌上......龙爪断了一只......“妈妈,你怎么那么不小心!”说完,大概是看到我不好意思的模样,小宝马上附加了一句:“看我回家先吃了这只爪子!”不过,对于它的味道,我是不敢恭维的。
对于糖画,卖点不在糖的味道,而是其艺术性。小小年纪,以后慢慢就懂了。
“妈妈,这个好好吃!”小宝喊着,拿了一块塞进我嘴里,确实,是那种香香的甜。
好看好玩还好吃,二十块钱值了!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问到:“小宝今天开心吗?”
“不开心,没玩够!”他依然不舍得放下手里的糖画。
此时,他已经写完了自己的第一篇“游记”——和妈妈正定半日游。尽管如流水账般,然而,万事开头难,就当是迈出了第一步。
我就那样静静地看着他,一字一词,一词一句。如果能把文章改到令他自己满意,哪怕是一个小时、两个小时。
“妈妈,什么时候再去正定?我还要喂鱼、喂鹅,买糖画!”
今后,去或不去,当很多事情水到渠成,唯愿他的成长越来越精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