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着要把我的河西走廊之行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无奈自己还没有从拖延症晚期挣扎出来,因此一拖再拖。今天终于开始动笔了。
大学毕业刚刚搬离学校的那一段时间看了《河西走廊》的纪录片,详细讲述了河西四郡从古至今的历史变迁,让我对那里充满向往。于是便和已经回到甘肃老家的大学好友约好,国庆一起去寻访河西走廊。
在兰州,和好友会合。会合之后我们商量了一下,旅游路线是从东向西呢还是从西向东?最终我们很快决定路线为从西向东,这次河西走廊之旅就自敦煌始。
到达敦煌是早上九点过。行李不多,一人一个背包。一下火车就在站外坐上了去鸣沙山的公交车。虽说刚坐了一晚火车,可两人都精神抖擞。尤其是我,在开往敦煌的火车上看着窗外的夕阳,就已经开始兴奋到不行。
对敦煌最初的印象来源于以前小的时候读到的余秋雨的一篇文章,里面写到“敦煌有山,曰鸣沙山。山下有泉,名月牙泉”。从那时起脑海里就自己构想了鸣沙山和月牙泉。后来虽然也在电视上看见过鸣沙山和月牙泉。但当我真正踏足这里,亲眼所见这一山一泉的时候。第一想法居然是“真的诶~真的是个沙山,也真的是月牙形的泉诶。”弄得好友一脸无奈的笑,说当然是真的。而我也情不自禁地喜上眉梢。
我们就开始绕着泉边慢慢地走,认真的感受,也不停的给风景拍照。还仔细观察其他的游客们,听着夹杂了各地口音的普通话。感觉大家都是一样的兴奋呢。
看见对面沙丘上有几个执勤的特警,他们就只是坐在那里,却和蓝天黄沙融成一幅动人的画。只是随手一拍,就美到心坎里。
看见一列载完游客后返回的驼队,看着身后的蹄印,望着远方的漫漫黄沙,想着很久很久以前,西域的那些商人带着驼队驮着货物是怎样跨过那些无边无际的沙漠来到中土的。而我国朝廷的那些使臣又是怎样越过这漫天黄沙出使西域诸国的呢。耳边仿佛听见了从历史深处传来的阵阵驼铃声~看见这些广阔无垠的黄沙,思绪也总是飞得很远很远~~
想要到稍高处去感受一下滑沙。看见前方有祖孙二人正玩的认真,就只是慢慢的将散沙堆成一堆,然后又推倒重来。就像我们很小很小的时候一样。很喜欢这个场景,便拍了下来。果然啊,人都说老还小,这一老一少在那里玩着看似幼稚的游戏,却让我心动不已,难以忘记。
无论在哪个沙漠,那里的树总是会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的。
鸣沙山和月牙泉很美。但我又无法言说她具体美在哪里。也许所有的一切都是恰到好处,就形成了美吧。我们就那样置身其中,直到日落……
我和娜娜在感受美景的同时捡走了那些格格不入的包装袋,也从沙里拾到了一块钱。这次我没有拾金不昧,而是把它装进了口袋,我称它为“幸运一块钱”。
从鸣沙山景区出来我们想去沙洲夜市。在公交车上我们向一个当地的小姑娘询问夜市附近哪里住宿方便,没想到小姑娘不但很详细的告诉了我们,还和我们一同下车带着我们找到了住宿的地方。一家便宜又干净的旅店。在路上的时候她也向我们吐露心声,她问我“姐姐你觉得我是该继续读高中考大学呢,还是初中毕业去读职业学校?”我问她你自己的想法是什么呢。她说也许想考大学吧,可家里人出于一些考虑应该会让她读职业学校。我只有告诉她,只要自己随时保持热爱学习的心,是可以殊途同归的。她点点头,也许是做出了什么决定吧。我们办理好入住手续放下行李之后,想着和她一起去吃点东西。可她说她必须得回去了,她说家是在乡下还有好远呢,必须得在妈妈回家之前赶回家。我们只能跟她多次道谢然后送她上了公交车。但我却一直忘不了她。或许,旅行的意义就在这里吧。遇见一些人,获得一些感动与记忆。祝愿她一切都好!
第二天,我们和一对教师夫妇一起花了二百块钱包了一辆车,去往敦煌西线:雅丹地貌,玉门关,汉长城。司机姐姐很好,她说一大早就来接我们,那样我们每个景点都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我们游玩的时候她就在车里等着我们,晚上还带我们去了张记驴肉店,说那是很正宗的一家。一天都玩的很开心很尽兴。很感谢她!
因为是学地理的,对雅丹地貌这个名词并不陌生,甚至非常熟悉。但当我真正看见眼前这片景象时,不得不惊奇大自然的无穷魅力。真如汪曾祺所言“风是个大手笔”!让我们得以欣赏到这形态各异,逼真动人的岩石。
我很喜欢我们在雅丹地貌拍的图片,照片中的我们是那么渺小与无助。在那种情景之下,我好像更能正确的认识自己,心境平和很多。
我最喜欢王之涣的两首诗,一首《登鹳雀楼》,一首《凉州词》。也正是这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让我念念不忘玉门关。记得小时候看《杨门虎将》,看到杨业写下“愿得此生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之后就撞死李陵碑。当时我流下了很多的眼泪。“玉门关”,这三个字于我而言是一种热血情怀。
玉门关遗址就是这样的一个土堆。很多看后后大呼失望。可我却认为终于如愿以偿。正是这样的土堆,才让人相信是经历了历史的沧桑。
简介牌上说这是汉代戍边士兵做的草垛。用泥土和草枝层层相间搭成的。待干后用以生火,做柴用。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是汉代留下来的历史遗物,但我愿意相信它是。或许我是想从这一个小小的草垛窥见那广阔的历史长河吧。
汉长城。真的难以相信这不过人高的土墙千年前竟是重要的国之防线。历史的车轮啊,总是毫不留情的前行。留下了太多。也带走了太多。但就为这留下的,我们也该心存感激。
我在玉门关录了很长的一段视频。视频里一望无际的戈壁,狂风呼啸,那一刻让我相信风真的是会说话的,那里的风仿佛在向我诉说着“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西线之行,让我未曾在敦煌留下遗憾。
夜深的时候,我们乘车告别敦煌,前往嘉峪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