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讲述的是发生在阿富汗的故事。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哈桑为了捍卫阿米尔而遭受了巨大的耻辱,阿米尔却因为懦弱而逃跑。阿米尔感到自责和痛苦,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随父亲逃往美国。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暌违二十多年的故乡,希望能为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点心力,却发现一个惊天谎言,儿时的噩梦再度重演,为了彻底得到救赎,阿米尔带着勇气踏上了被塔利班占领的危险的路途。故事既残忍又美丽,作者以温暖细腻的笔法勾勒人性的本质与救赎,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哈桑的“为你,千千万万遍。”与拉辛汗说的“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似乎是应该最让人心动的两句话。而让我感兴趣的则是父与子的关系。
救赎,这是贯穿了小说始终的主题。救赎两字,来源于希伯来文化的传统。圣经旧约记载,古代的以色列人,以初生羔羊的鲜血,来替自己向上帝赎罪,因为罪的代价就是死亡。从心理学角度看,人被囚禁在因自身各种软弱和缺陷、对他人的拒绝和需要、对已知的执着和对未知的恐惧、骄傲与自卑、爱与恨、忧虑、痛苦……等各种深层情感束缚之中挣扎。就如小说中的阿米尔,对儿时伙伴袖手旁观的罪责感,这是他需要救赎的直接原因。
然而,从哲学角度看,救赎则是人被囚禁在个人的自我意识中不得解脱。真正困住阿米尔的,其实是对自我的认可。
当一个小男孩,从小从父亲那里得到的东西只有冷漠、责备、不认可的时候,这个小男孩就会将这些负面的评价内化到心里,如同自缚的蚕茧,将内在的小孩层层包裹起来。他觉得自己配不上父亲的期待,他找了很多原因来解释这种心态,比如难产而去世的母亲,比如不擅长运动,比如对哈桑的袖手旁观,这些都让这个小男孩一次一次地确认自己就是这样的人。胆小、怯懦,这个标签如果不是后面的救赎,恐怕终其一生都会牢固地贴在他的心里。所以,当他知晓了父亲的罪行,在痛苦中,他其实选择了宽恕与救赎,宽恕的也不仅仅是父亲的罪行与欺骗的行径,也包括那些负面的评价,与曾经的被忽视。
宽恕之后,才得救赎。
或者说,宽恕,就是在救赎的过程中,逐渐萌生的。
不能不提到父亲,他对儿子的忽视也好,不公正的评价也罢,甚至是不掩饰的厌恶感,其实都是一种心理防御,这种防御机制叫做投射——精神分析学者认为投射是个体自我对抗超我时,为减除内心罪恶感所使用的一种防卫方式。所谓“投射”是指把自己的性格、态度、动机或欲望,“投射”到别人身上。包括投射性认同,也包括投射性指责。父亲在儿子的身上,更多的是投射性指责。因为无法接受自己犯下的过错,通过行为或者态度,使儿子受到激发而产生一些他不喜欢在他自己身上出现的情感体验。这样,他就可以表达他的厌恶,甚至憎恨。他厌恶与憎恨的对象,当然不是那个无辜的小男孩,而是他内心深处的自己。
当然,父亲的心理防御机制启动的不只投射这一种,还包括他的善行,他的正义,他的勇敢,这些东西也是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它的名字叫做升华。升华给父亲带来了巨大的声誉,与终身的朋友。然而投射,带给儿子的是痛苦,以及为了不那么痛苦而做出的一系列挣扎,包括那件让他痛苦终身的事。
投射与升华,在父亲的身上,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也像阴阳,相互转换,无始无终。
小男孩成长之后,必定要踏上与父亲相同的道路。他选择了一个同样有着不名誉的女子,成为了他的妻子。当然,这就是爱情。然而爱情也不是无端产生的。他最终踏上了需要勇气、正义的救赎路程。这无疑是他内心对父亲的渴求,尽管父亲已经去世。仿佛内心深处在呐喊:父亲,你看,我也可以做到。
作儿子的接受了自己的胆小、怯懦,却又选择了勇敢地面对,面对凶残的塔利班,面对自己的心中不名誉的念头,面对侄子的自闭与冷漠。当他能够坦然面对这一切的时候,才终于破茧成蝶,那个高高飞起的风筝,正是破茧而出的自我。
从父亲,到儿子,这是一个轮回。
救赎是终止轮回的路。
我想这本书的热销,也许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很多人的内心中,都有那么需要救赎的一部分,从小男孩的身上得到了深深的触动。——这也是投射。
我们要面对的只有自己。
愿你们的风筝飞得又高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