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变了,变得平和、温馨、相亲相爱。我的丈夫变了,他现在很喜欢和我聊天,聊他的工作,聊孩子的教育,聊我们的生活。我的孩子变了,她每天睡前都要我亲亲她,她也要亲亲我,她喜欢问我很多的问题,喜欢和我分享幼儿园的故事,变得听话而贴心,特别好沟通。我也变了,每天都工作的很开心,我的同事喜欢向我请教生活中的困惑,回到家,我爱上了做家务,爱上了照顾孩子,爱上了全家人坐在一起聊天。我的父母也变了,他们喜欢向我吐露心声,并愿意听取我的建议。可就在一年前,我的家还不是这个样子。
多年紧张的工作和生活,让我和家人少了很多沟通的时间,特别是小生命的降生,带来的除了喜悦更多的则是由育儿引起的家庭纷争,以至于到后来,我和老公已经不再互吐心声,与父母的代沟和误解也越来越深,女儿脾气暴躁难以管教。每天回到家,面对这样的情景,我觉得整个人都要爆炸了,甚至经常因为一点小事而大发脾气。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压力,经常会让我觉得喘不过气。焦虑、压抑等情绪随之而来,最后这种情绪蔓延到整个家庭。终于有一天,这种状况爆发到了极致,在与母亲争吵后,我跑到小区的角落里,大哭了两个小时。然后,我决定,要改变。
像每一个想要挣脱人生低谷的人一样,我拼命地寻找能够治愈自己的方法,通常这时候,有一种推送文章叫“心灵鸡汤”会引起我的注意,鸡汤文告诉我:“低谷时,要做三件事——健身、旅行和读书”。我真的按照上面说的去做了。当身体状态逐渐转好、注意力从工作和生活中抽离出来之后,我发现单纯的健身和旅游已经不足以解决剩下的问题了,那些心理上的焦虑、困惑,必须有个指路明灯来帮我解决。我的老公是个爱读书的人,为了支持我的改变计划,他买了几本书送给我,《遇见未知的自己》、《精进》是他推荐给我的第一批书。要知道,从大学毕业那天起到我再次拿起他送我的书的那天,七年间我读过的非专业书籍不超过三本。作为一名反鸡汤青年,我开始是抗拒读这类书的,可当我拿出几乎全部的耐心、逼自己读完《遇见未知的自己》后,我总结了一句话送给自己“那些你不懂的真理都被划为心灵鸡汤”,读过才知道张德芬在向读者传递什么,读过,收获,于是选择改变,于是爱上读书。
从那以后,读书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我陆续买了很多书送给自己,觉得特别好的,还会再买几本送给家人和朋友。平日里工作和生活占据了我绝大部分时间,为了留给自己一个独处的读书时间,我取消了午休,以在咖啡厅读书的方式渡过工作日的中午时光。受读书的启发,我考取了心理咨询师,接触了极简主义,爱上了整理术。当然,最大的惊喜,还是开篇所说的,我的生活的改变。与其说是读书改变了我的生活,不如说,是书籍中的真理改变了我。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人的修养》一书中讲到:习惯会改变内心,内心的改变会改变生活及一切。是的,读书这个习惯,帮助我安静,也让我学会了很多的道理,于是我的欲望降低了、学会了取舍;当我减少了所求、更多的向内寻求最好的自己以后,我不再焦虑;少了焦虑的我不再易怒、更加懂得聆听;当聆听变得顺畅,沟通更加愉快,于是我听到了女儿的诉求,我得到了老公的谅解也谅解老公,我听到妈妈说喜欢现在的我,我知道了我老爸其实一直是个文艺青年。最后,我爱上了正向的改变。
今天下午,我接到了老爸的电话,他跟我讲,最近了解到一些时代的变化,支持我为此做出的改变和选择。这时我才想起,从小到大,我一直有一对爱读书的父母,在物资还不那么丰富的年代,上小学的我,穿着补丁裤子上学;爸妈只有简单的白衬衫、西裤可穿,袜子却是多年的补了又补的袜子,可家里却有整整一书柜的书。《家》《春》《秋》、四大名著、资治通鉴、菜根谭……每年寒暑假,别的孩子在疯玩,我被要求,必须读完至少一本名著。那时的我,讨厌读书,但是爸妈一直告诉我,“书中自有黄金屋”。到了高中,老师发现我是个特别认真的孩子,认真到我的心智让我不足以接受所有的挫折,我的班主任是师大中文系的高材生,他建议我读文学,他说“文学可以带你体验各种不同的人生”。到了大学,受益于我的文学功底,我在学生会的工作做的风生水起,我在QQ空间发表的文章经常获得大量点赞和转载,这也给我这个理工科女生一板一眼的大学时代带来了一点与众不同的享受。
毕业后的这些年,我忘记了读书,除了偶尔沉浸在专业书籍的海洋里外,文学几乎离开了我的生活。今天,当我再次得益于文学带给我的惊喜的时候,不禁感慨:爱读书这件事,是我们每个人能够送给自己和家人最好的礼物。小时候,爱读书,送给我一对智慧的父母;大学时光,爱读书,送给我一个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现在,爱读书,送给我一个温馨的家庭。在我这三十多年的小半生里,爱读书这件事,是我的家人和师长们送给我的最好的礼物。爱读书不仅可以改变我们自己,这种思维和习惯的代际传递更是可以给孩子一个智慧的未来。
你想走出低谷吗?你想改变糟糕的夫妻关系吗?你想拥有一个听话的宝贝吗?你想拥有一个开挂的未来吗?今天起,用书香氤氲一个可以期许的未来吧!爱读书这件事,一定是你能够送给自己和家人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