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真实感觉的力量
真实感觉会为个体带来巨大的力量感。但是真实感觉是依附于真我与主观性客体关系的必然结果。
“真实感觉是依附于真我与主观性客体关系的必然结果。”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可以这样来理解:因为任何客体形象都是我们的主观感受在内心中的投影,所以对于个体来说,任何客体都是主观性客体。因此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真实感觉就将受到真我水平和主观性感受的影响。
其中当个体的补偿、代偿结构和幻想的泡沫越少,其真我的水平就越高,个体的真实感觉也就愈加真切,从中所获得的力量感也就越大。
而在主观性感受中,焦虑、恐惧和不安全感是最突出的折损真我发展的因素,它们将严重影响主观性感受的品质。
二、全能领域之外的成长机会
成长的一个重要面向是从与主观性客体建立关系,改变到能够辨识出在全能领域以外的客体,也就是说被客观地的感知,而非在投射的基础上来加以解释。
个体最早与主观性客体建立关系,是在全能领域之内的。这个阶段中个体觉得自己是全知全能的,他可以全能的控制所有。而随着成长,个体的需要不再完全而及时的得到满足,这时他开始发现,一些东西并不是受他控制的,他开始有了客体的概念,并在样的受挫中他逐渐从全能领域中走出来,逐渐客观的去感知客体和世界,这是一种成长的面向。而在成长的更高阶段,个体的边界感更加清晰,他能站到全能领域之外看到自己全能感的边界,能看到投射的边界,能看到自己的攻击性,看到自己经验之外的世界,从而较少的使用投射来解释事物,更加客观、真实地去感知世界。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完成这种成长的转化,而仍然处在全能领域之内。这样的人非常自以为是,他们认为自己的观点永远是对的,一切考虑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认为事情就是应该按照自己的意志完成。抱怨越多的人,全能性就越强,因为抱怨全部是投射性的解释。一切的怨念都是全能性发出去的炮弹。他们所看到的别人所有的恶,其实都有他们的攻击性在里边,但他们是不自知的。而老是抱怨,就永远找不到改变的接口。
按照客体关系的理论,每个个体的成长都要经历一个正常的全知全能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即婴儿期)婴儿要的是母亲的绝对供养,以保证他的需要可以得到及时满足。这些需要里边,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包括了婴儿对母亲的情欲。这里说的情欲是指婴儿想要在情感上占有母亲,这种早期的情欲并不是坏事,它是孩子心智发育中最重要的阶段,它恰恰说明了婴儿是有情感需要的,这种情感需要正是他将来进行社会化时能与人建立情感联系的前提。如果一个孩子没有这种情感占有的需要反而更异常,比如自闭症和边缘人格倾向的孩子,他们的情感占有需要就是很弱的。
当然这些需要的满足和情感的占有,会让母亲产生一种被吞食感,引发母亲的焦虑和反感。但这是一个必经的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母亲不能让孩子的需要得到很好的满足,会使得孩子留下“吞食性需要未满足”的遗迹,极大的影响其后期的人格和情感发展。老T曾经治疗过一个患有收集女性内衣和内裤的恋物癖的17岁男生,他的母亲是一个呈现干枯状态的人(这个比喻来源温尼科特对其缺乏情感的母亲的形容,像干枯的树枝一样)。生活中儿子挽她的手,她会非常厌恶的把孩子甩开。最后还把孩子送到公安局,说要让警察教育一下他,她完全没有想过这会对这个孩子造成多么巨大的羞辱。孩子在她那是难以得到情感和理解的。由此可想而知,面对儿子幼儿时期的吞食性的需要,她又如何能满足,这就造成了这个孩子“吞食性需要未满足”的遗迹。这样对于这个孩子的恋物癖也就好解释了,即是对“吞食性需要未满足”的一种补偿。
三、疯狂的出口
“个体分裂的瞬间体验了疯狂的威胁,但是这种程度的焦虑是难以想象的,它的的强度超越笔墨所能形容。因为新的防御机制立刻建立,个案并未实际体验疯狂。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疯狂也有潜在可能变成现实。” ——温尼科特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价值多元,竞争激烈,对于个体的心智发育水平要求很高。如果心智发育水平不足,就容易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遭受到各种冲击,引发内心的冲突,进而导致个体内部分裂的发生。在分裂的瞬间,个体将体验到疯狂的威胁,但是个体是不会容许疯狂爆发的,因为疯狂意味着个体内部的分裂状况、心智水平将完全暴露,在情感上歇斯底里,处于失控的状态。所以针对此时内心的冲突,个体会迅速建立防御机制,避免疯狂的爆发。在这个过程中,防御的建立、个体调频自身状态的时间差越长,个体心智受到折损的可能性就越大,付出的代价和时间成本也就越大。
但是当个体老是以建立防御的方式来回避、逃避所发生的内心的冲突,也是不好的,因为疯狂背后的能量没有宣泄出来,它自然就是被压抑着的。而且长期的逃避,意味着个体无法也没有机会接纳自己受到冲击的失败,长此以往个体将逐渐远离自己的内心,形成隔离性思维、对抗性思维,最终造成思维固化的状态。
促成疯狂的因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于疯狂的逃避。
那么如何来处理这种内部分裂的情况?如何让此种疯狂的能量得到宣泄呢?
“当所采取的做法是利己逃脱,造成一种终身逼近疯狂的过程,而这会在足够好的精神分析的情景下活化,以致病患朝向健康的冲动将带领他去面对不被允许发生的时刻。”——《温尼科特传》
可以考虑两种方式:
一是在心理咨询的情景中,在足够好的咨询师的引导下,让内部分裂的状况和疯狂重新活化,把能量源头打通,然后进一步做内部结构的修复与重构。
二是始终保留一个疯狂的宣泄出口。比如一份具有深度的良师益友的关系,让你可以在他们面前尽情的展露自己的疯狂,而感到很安全,同时能获得响应和指导。
四、有诗意和远方的文化生活
老T有一个切实的经验是他发现但凡内心有诗意和远方的来访者,其咨询做起来效果都会比较好。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内心要有诗意和远方,首先需要有一定的积淀的,包括知识、文化、经验、见识方面的积淀,其次内心有诗意和远方的人是胸怀世界的,因此这样的人会具有更高程度的真实感,所以他们在咨询中更能坦诚的看到自己的问题,对于在咨询师引导下对其问题进行调教的配合度也就比较高,所以咨询效果就更好了。
而在这个点上所讲的文化生活就是内心有诗意和远方的生活。
关于文化生活,老T在课上说到:
1.享受于文化生活的人意味着他们具有受过教育的或拥有独特个人天性的人才具有真实感,并且他们是享有特权的,比如喜欢阅读的家庭,他们的心灵滋养的资源。
2.文化生活与整个世界有关。享有文化生活的人,他们胸怀世界,与世界的链接性更好。
3.由此衍生出来的想法是真实界的上层社会。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文化生活,我们的C&B课程就是一种文化生活,还有每年盛夏时节的团队嘉年华也是一种文化生活,我们在夏天的野外唱歌、跳舞、聚餐、畅谈、露营,让我们得以用不同于日常打交道的方式来进行彼此更深入的了解。
当我们带着这样深入的了解的想法去观察周围的人,甚至是你恨你怕的人,你会惊奇的发现“原来他不是你心目中的恶魔,他是一个真实的人啊!”
于是你到达了真实界的上层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