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道翘课不好,还是会选择翘课去玩。
明知道锻炼好处多多,还是选择瘫在床上玩手机。”
……
你有没有想过,这样的事情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
多数人都想过,一定是自己的意志力太薄弱,否则还能怎么解释。
其实这事儿不怪你,我们都一样,都被这样的问题所困扰着,它在经济学上有个专有的名词,叫“双曲贴现”。
所谓“贴现”,本意是你将一张尚未到期的汇票转让给银行,从而获得现金的行为。在汇票到期前兑换的现金肯定是要比汇票到期后能取得的收益要少,这个折扣的比率被称为“贴现率”。
根据双曲贴现原理,如果诱惑比目标距离你的时间间隔更近,那就总会存在一个时间点,前者的贴现价值超过后者。举个例子,如果1年后可以拿10000块钱,今天就可以给你9999,你要不要?当然要——理论上只要你调整贴现率和贴现时间,对于任何人而言,你都能找到这样的点。
人类想要即时获得眼前利益的“双曲贴现”行为,在远古时期其实是很好理解的,那时候的贴现率远比现在高得多。
理由很简单,那个时候社会和环境都不稳定,当摆在面前的是立刻可以拿走的一盘食物和一年后给付的一间房子时,人们都会选择食物,因为谁知道一年后还能不能活着。
而贴现率的降低则代表确定性的增加,面对当前的20美元和一年后的100美元,人们都会选择一年后的100美元,因为人们基本可以确定自己能拿到这笔钱。
所以你的贴现率高不高,直接决定了你是不是一个为了短期收益控制不住自己的人,而贴现率高不高,则反映了你对自己生活的掌控力水平是高还是低。
我们都知道贴现率最高的是婴儿、孩子、动物,它们对生活的掌控感最低,也最不愿意忍受不确定性。从这一点反推,你就知道一个更“高级”的成年人该怎样才能在满是成年人的世界里胜出。
“你是否经受不住消费的诱惑,而早早地扔掉了正在为你赚钱的资产?
你是否经受不住摸鱼的诱惑,而早早地选择了在公司里过着退休生活?”
未来的剧本早已写好,只是深陷高贴现陷阱的你不愿承认罢了。
那到底怎么才能让自己的贴现率降低?
1.冷却法
贴现是本能,要反本能就得让理性脑介入并起作用,所以要在做出任何决策或举动前设置必要的等待时间,这个时间的长短依决策的重要程度和复杂程度而定。
在这段必要等待时间里,诚实、认真地思考你是否有更好的选择、更长期的好处、以及贴现是否值得。
2.隔离法
拉开与诱惑的物理距离。比如不走进甜品店、不跟某些朋友来往、杜绝手贱交易而锁仓等。
3.未来具象法
在利用上述两种方法尽量避免冲动选择后,尽量在脑海中具化未来的收益,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写下来,这样会让收益更具象、更有冲击力。
成年人的竞争,胜负的关键往往就在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