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家长困惑于孩子的玩手机游戏的问题,甚至手机问题变成了家长与孩子之间针尖对麦芒的敌对问题。有多少家长谈“手机”色变,今天我梳理一下关于手机游戏的问题。
一、游戏本身对孩子有哪些吸引力?
1、愉悦感。孩子在玩游戏的时候他是开心快乐的,他是自由的,他想怎样打,他想打什么 ,他自己可以决定做主,因此在游戏中孩子有更多的掌控感。
2、规则感。游戏是有很多规则的,而且必须遵守规则,否则你就被灭了。其实凡是玩游戏的孩子都是规则感比较强的孩子,守规则的孩子,游戏玩的好,不守规则游戏就玩不好。
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却不注重规则,说话前一种说法,后一种说法,爸一个说法妈一个说法,一家人几个说法,甚至就一件事情来说,不是以规则而定,而是以心情为定。很多时候孩子都把孩子弄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需要小心翼翼的观察着家长的脸色去说话行事。
3、胜任感。假设还在玩游戏,打一关S了 ,再打又S了,什么时候打什么时候S了,你认为他还会继续玩下去吗?
而游戏却能够及时地反馈的孩子,有一定的阶梯性,由易到难 ,打一级还可以升级,还可以换装备,还有喝彩声,能让孩子感觉到及时的肯定,他觉得“我能打好” ,他的游戏中有很强的胜任感。
二、为什么孩子需要在游戏里得到愉悦感,规则感和胜任感?
那是因为在现实中,在家庭中他得不到。家长要和游戏一起争夺孩子的快乐,别去讨厌孩子,也别去恨游戏,又是断网,又是吵孩子又是摔手机,而应该团结的孩子一起把生活过得丰富多彩一些,愉快一些,让孩子快乐些,自由些,他自然就不去迷恋游戏了,我们应在现实的世界中给他愉悦感、规则感和胜任感。
三、怎样培养孩子的愉悦感,规则感和胜任感?
1、要想培养孩子的愉悦感,家长得学会给孩子们情感力的账户里“存钱”,也就是给孩子的爱越多,孩子内心越富足,安全感越强,力量感越强,愉悦感也强。
如果没有给孩子的情感账户的存钱,却想去取,这不现实,孩子不听你的话,你感情投资过多少?有家长说我给他洗衣做饭,那好多家长能干的都是保姆都能干的活。
2、要培养孩子的规则感,家长需要要求明确,家长要求越明确孩子执行越到位,就怕你总是说模棱两可的话,孩子也跟着糊涂,因此家里必须要有清晰的规则,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而且全家人一起遵守。
3、要培养孩子的胜认感。让孩子在家里做力所能及的有结果的事,并给到他及时的反馈。让孩子对做一件事有良好的体验感,他被表扬的感觉很好,觉得自己很棒,。谁会使唤孩子,孩子心疼谁孝顺谁。现在就有很多家长啥心都操完啥事都干完,能为孩子干的坚决不让孩子动手,结果也没捞上好,很多时候还培养了白眼狼,也没有培养出孩子的各种能力。
引导孩子看看上网背后的真正需求是什么?
如果上网是为了玩游戏,那么上网行为的动力,是希望人生变得更精彩一些,那么能否在现实中将这种精彩活出来呢?
如果上网是为了QQ聊天,说明上网行为的动力,是希望自己的人际关系更开阔一些,那么能否在现实中多交一些朋友呢?
如果网上聊天时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那么能否在现实中将自己压抑隐藏的一面在一定程度上活出来呢?
所有的问题行为背后都有一个积极的动力,可以引导孩子找到问题行为背后的积极动力,将他在生命中活出来,他就不需要通过问题的方式来呈现了。
20210915叶雪白每日一省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