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远方,我才能真诚地做我自己

9.25/周二/晴

图片发自简书App

求职面试失败,丧气地坐在座位上,舍友吸着泡面跟我聊天:

——你为什么不回家工作呢?

——你知道啊,咱们这个专业工资不高,小城讨生活还蛮辛苦的

——你在外面工作就不辛苦了吗?

——我沉默了一瞬说:至少爸妈不会看到我辛苦的样子。

每次老爸喝高了,就开始和我聊未来,聊人生,聊到最后翻来覆去总是那几句话:闺女,你怎么折腾爸妈不管你,做自己喜欢的事就行。要是真混不下去了,爸妈也能养得起你,生活水平可能没多高,但也饿不死,只要你自己心里过得去。

我再不懂事,也听得懂爸妈的潜台词,最后一句才是重点,他们给我一个后盾,让我放手去闯,不在乎我混得结果好坏,但他们不希望我心里不如意,不希望我有遗憾。

他们理解我,我也理解他们,我不是甘于平淡的那类人,我有我自己的想法,爸爸希望我能靠自己闯出一片天,而不是安于一日三餐。他越是说可以养我,我越明白他没说出口的那些话。 

从小每个关键的当口爸妈都让我自己选择,这一路从文理分科到大学专业到出国交流到考研和工作的抉择,无不例外。我享受到了自由的甜,也尝到了自由的苦。 为了去交流,我放弃了快修完的双学位,可我怨不得任何人。 

有时候我会偷偷觉得,自由其实并没有我想的那么好,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自由意味着对选择负责任。如果你是被强迫着完成一件事情,那么你尽可以抱怨或者消极对待。可是如果这是你的自由选择,那么抱歉,你并没有这样的权利,你只能接受一切后果……但也只是想想。

越长大越能看清自己手里的筹码,想要的物品却是天价,每天谋算着如何用它来换稍好一点点的生活。越长大越明白所有的不顺已经无人可怨,无人可说……你所经历的不如意,别人谁不是一样受着呢? 

有时我会设想,要是无路可走,回到家乡的小城,就在最近的政府做公益性岗位,挣2000块钱的薪水,一辈子住在家里,也没什么花销,熬上15年转正,努努力就付个首付慢慢还着,一辈子就这样平平淡淡地过了。这样也挺好不是?但为什么偏偏要有个“也”字? “也好”总带点不甘与遗憾。

可我不想回到家乡,我想逃离父母和亲戚朋友的眼睛,好像只有在远方,我才能真诚地做我自己。 我不忍待在家里,看父母无微不至又四处打探的眼神,差点脱口又勉强咽回的话语,心存忧虑又不敢诉说的无措…… 

有时我会想一些很奇怪的事,比如死后,一定要要安安静静地走,最好没人发觉,没人哭泣,大家仍然像没有这回事一样为开心的事欢笑、为伤心的事难过、有尊严或者没尊严地讨生活,就像一滴水掉进大海里一样自然。说实话,我有点害怕那种哭天抢地和撕心裂肺的场面,更害怕感情的激烈迸发后趋于死水般平静的过程。   

家乡和远方,我选择了后者,可能不是最优选择,但却没有后悔的选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6年8月1日,一大早老爸开着车,载着我妈我妹还有我,从家出发,奔向郑州。那天是报到的日子,我要入职中铁七局电...
    AOAOJOO阅读 347评论 0 0
  • [一]人活世上,脱离不了群体生活,要想获得经济独立,就必须要有工作。待业青年,是最不受人待见的青年;适龄青年,是最...
    柯锦川阅读 2,439评论 27 80
  • (一) 第一次去人才招聘会上,看着一个个方格子里端坐着面试官,有点不敢投递简历。 从这一头逛到另外一头,看着好一些...
    九悠阅读 466评论 5 10
  • 最初听到应童老师的名字是冬梅的线下读书会,有幸读了老师的一本书《我们的亲密》。再一次和老师直接交流,是因童老师定了...
    我们皆好阅读 134评论 0 1
  • 在遥远的天边呼唤,在大地的尽头徘徊 ─凄凄细雨浸透了的心扉。 来呀!我炽热的太阳,蒸腾去这无情的凄雨,借余热温暖我...
    老树_阅读 2,544评论 39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