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斌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前几天萍萍在微信里和我说,我们曾经就读的中学明年将迎来百年华诞,要我写些回忆文章。
昨天收到高中同班一个男生写的回忆文章。我俩聊了好久,起说上学时期的事情。于是决定动笔写一写。
青春,是一首歌,洋溢着激昂的旋律;
青春,是一幅画,描绘着梦想的色彩;
青春,是一首诗,渲染着浪漫的气息;
青春,是一轮朝阳,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青春,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也是最容易稍纵即逝的时光。青春中有进步的欢笑,也有成长的泪水。青春,是一段难忘的岁月。
恰逢母校百年华诞,回忆过往的岁月,为母校献上一个学生的祝福!
入学时,我在初一六班,班主任是李老师。
教我们数学课的是汪老师。汪老师穿着深蓝色中式外衣,不修边幅,外衣上常有喝粥留下的印迹。汪老师胖胖的,眼睛不大,总有种睁不开的感觉,但汪老师讲课却十分精彩。
我们刚上初中,大概是第一节数学课,汪老师给我们讲阿波罗登月计划。阿波罗11号飞船从美国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点火升空,开始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太空航程。
汪老师精彩的讲课,为我们开阔了眼界,引导我们在科学的海洋里畅游。
教我们俄语的是戴老师。戴老师曾经是俄语翻译,她戴着很深的近视镜,像瓶子底一样。戴老师的俄语发音很标准,特别是其中的卷舌音,让我们惊叹。我们怎么练都发不出那个卷舌音。戴老师还组织我们观看俄语原片电影。
教我们历史课的是著名的曹老师。曹老师是北京市中学历史教材编写组的组长,教我们中国古代史。曹老师讲课时略带一点点口音,嗓音宏亮,语调抑扬顿挫。
记得第一次历史考试,其中一道考试题目是:请写出战国七雄都有哪些国家?
我脑海里回荡着曹老师讲课时抑扬顿挫的语调,曹老师发“齐”字的音,发成一声的“七”,最后一个“秦”字发成四声,很有气势。我按照曹老师的语调,写下了齐楚燕韩赵魏秦。
考试后,曹老师见到我他很高兴,告诉我,当时我们全年级十个班只有我一个人这道题答对了,有的同学虽然七国都写下来了,但是顺序有错误。曹老师说,这个顺序是按照这七个国家发展壮大的先后顺序排列的,直到秦统一中国。
初一的下学期,我们的语文课由原来的班主任李老师换成了刘老师。刘老师刚从外校调来,大约有四五十岁,戴着黑框眼镜,上课时喜欢叼着紫红色圆头大烟斗,那时学校里还没有限烟。刘老师讲课时,十分重视排比句的运用,告诉我们运用好排比句会给文章添光彩。
初一学期的期末,刘老师鼓励我参加学校里的征文比赛,我那时喜欢读贺敬之的诗歌,模仿贺敬之的诗歌,创作了一首诗,没有想到还获了初中组的一等奖,刘老师鼓励我要经常写。
初二的语文课由于老师教授。于老师很重视作文写作,印象里我们经常有作文课,大家写好后,于老师会在课堂上点评同学的文章,指出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
高中的语文课由刘老师教授,刘老师是一级教师,胖胖的,当时大概有五十来岁,穿深蓝色中山装,眼睛眯成一条缝。刘老师喜欢抽烟,刘老师手指间夹着烟卷,讲课入神时,忘记弹烟灰,长长的一节灰白色的烟灰掉下来,差点烫着刘老师的手指。
刘老师给我们讲汉字的起源,讲甲骨文,讲“女”字古时的写法,还给我们讲古文小故事。
我印象最深的是刘老师给我们讲鲁迅的文章《祝福》,刘老师先是分析了鲁迅这篇作品的创作背景,文章的中心大意,语言、结构,然后重点进行了人物分析。刘老师还以《祝福》为例,讲解了小说中有关人物肖像描写的知识。
可以说,我的语文基础是中学时期在各位老师的教育下,一点一点积累进来的,为我后来的学习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我们音乐的彭老师也是著名老师,彭老师高个子,大眼睛,穿着很洋气。她经常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节目。我们那时上音乐课是在音乐教室。彭老师边弹边教我们唱歌。音乐课考试时,每个同学要独自完成。虽然考试是同一首歌,但彭老师会根据每个同学不同的音域,选择不同的音调,不会让同学唱不上去。
高一那年的五四青年节,彭老师自己作词作曲,创作了《五月的鲜花》,歌词是这样的:“五月的鲜花火样红,五月的歌声震长空……”彭老师站在操场上的高台子上,边拉手风琴,边唱,歌曲高亢激昂,非常鼓舞人心。
教我们体育课的赵老师,三四十岁,中等身材,皮肤较白,眼睛很聚光,甚至有杀伤力。
一天,我们上体育课,训练内容是打排球。女生分成两队被球网隔开。对方有同学发球过来,我跑上去接球,球打飞了。
此时,作为裁判员的赵老师马上吹哨,让我们原地不动,保持刚才的姿势。
赵老师从场外跑向我,问我刚才是如何接球的?
我两手紧紧交叉,两个大拇指并齐靠拢。
赵老师用力举起我十指相扣在一起的双手,问大家,我的这个姿势对不对?
有同学说,不对。
赵老师说:“你要么是上节课没听,要么就是没好好听。”
的确,我上周因参加区团代会缺课了。
赵老师一边给大家做示范动作,一边说:“两手手指前半部分要叠指抱在一起,但指关节不能交叉,两个大拇指平行靠拢,掌根靠紧。垫球时,双肩夹紧,手腕下压,用两个小臂内侧垫球。”
赵老师又特别让我做这个手部的动作,问我,我刚才的动作为什么不对?
我答不上来。
赵老师对我、也是对大家说:“她刚才的动作,很容易造成手指关节的骨折。因为我们手指周围肌肉很少,手指交叉在一起,球的力量大,关节碰关节,都是硬的,就会骨折。”
赵老师接着说:“记住了,以后不能再手指交叉了。还有你刚才接球的部位也不对,不是用手部垫球,要用小臂的内侧。”
原来,体育也是一门科学,其中也有许多门道。
每个周四的早上是团员出操时间,我们的队伍不断壮大,后来有近百人。
那时候,学校里没有校服,到每周四,大家都自觉地穿一身学生蓝的衣服或是白衬衣蓝裤子。连老师站在操场上,手里拿着手表,看到迟到的同学,让同学快速归队。
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我们这支近百人代表着全年级最优秀学生的队伍,朝气蓬勃,意气风发,高喊着:“锻炼身体、保卫祖国”的口号,在操场上跑大圈,青春的气息在校园里荡漾。
到了冬天还有冬季长跑锻炼,我在教室后边的黑板上,画出表格,标注出每位团员们每天跑步的米数,以此鼓励大家。
中学时期正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时期,正是老师们像园丁一样,浇灌着我们这些小苗,让我们健康地成长。
特别感谢母校的每一位老师,在我的人生路上像一盏盏明灯,指引我前行。
为庆祝母校百年华诞而写,记录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老师们的风采。
母校的旧楼,曾经是拍摄老版电影《夜半歌声》的拍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