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信息
作者:钱钟书
图书分类:I246 中国文学[小说·现代作品(1919-1949年)]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7月1日
阅读时间:2018年
字数:241925字
二、内容简介
《围城》是钱钟书的一部著名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方鸿渐的生活经历和感情纠葛。
方鸿渐出身于一个封建知识家庭,他的父母为他包办了婚姻,但未婚妻在还未过门时就去世了。之后,他准岳父资助他出国留学,但在留学期间,他并没有专注于学业,而是荒废了时日。临近回国时,由于家庭的压力和自身的愧疚,他购买了一个子虚乌有的克莱登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证书。
在回国的船上,他遇到了大学同学苏文纨,同时也结识了鲍小姐,并被她的美色所诱惑。然而,苏文纨对方鸿渐产生了好感,但方鸿渐却对苏文纨的表妹唐晓芙一见钟情。苏文纨在得知方鸿渐的心意后,由爱生恨,报复式地拆散了方鸿渐和唐晓芙。方鸿渐失恋后,与好友赵辛楣一同前往内地三闾大学执教。
在三闾大学期间,方鸿渐卷入了校内个人恩怨和乡里狭隘观念的明争暗斗中。他与英语助教孙柔嘉的关系日趋亲密,但这也引起了其他人的嫉妒。赵辛楣因为一些原因离开了学校,随后方鸿渐也被开除。
方鸿渐回到上海后,与孙柔嘉结婚。然而,由于双方家庭的不和以及生活的压力,他们的婚姻并不幸福。最终,在一次争吵后,孙柔嘉离家出走,方鸿渐则感到疲惫和失落。
三、书籍点评
《围城》这部被誉为“新儒林外史”的长篇小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和感悟。这部作品通过主人公方鸿渐的经历,展现了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群像及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冲突。钱钟书先生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笔触,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讽刺意味的现实世界。
在阅读《围城》的过程中,我深感钱钟书先生的讽刺手法之高超。他运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们的虚伪、矫情、自私等劣根性揭示得淋漓尽致。这种讽刺不仅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发出会心的笑声,更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无情。通过这种讽刺,我看到了人们在面对利益时的尔虞我诈,看到了人们在追求名利时的虚伪和矫情,也看到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挣扎。
除了讽刺手法外,钱钟书先生还展现了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力。他通过对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分析,让我对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看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动荡和变革,看到了人们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和无力。同时,钱钟书先生也通过对人物命运的描绘,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奈。这种无奈不仅来自于社会的压迫和束缚,更来自于人们内心的挣扎和迷茫。
在人物刻画方面,钱钟书先生同样展现了其高超的技艺。方鸿渐这个人物形象被塑造得十分立体和生动,他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通过方鸿渐的经历和选择,我不仅看到了他个人的悲欢离合,更看到了当时社会的缩影。他的无奈和挣扎、他的追求和失落都深深地触动了我。此外,苏文纨、唐晓芙等人物形象也都栩栩如生,他们的存在丰富了整个故事,也让整个作品更加真实可信。
在主题上,《围城》更是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品中的“围城”不仅仅指婚姻和家庭,更广泛地指代了人生中的各种困境和束缚。这些“围城”既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无法摆脱的束缚。它们让我们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不断受到阻碍和限制,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迷茫和徘徊。通过这部作品,我深刻认识到了人生的无奈和困境,也更加珍惜现有的生活和自由。
《围城》是一部充满讽刺意味的现实主义作品,它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揭示和对人性的深入剖析,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不仅享受到了钱钟书先生幽默诙谐的语言和细腻的人物刻画带来的愉悦感,更在思考中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