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在其著作《帕夫雷什中学》中这样深情地写到:“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一个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读完这段话,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怎样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呢?以前自己曾认为“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就是一名好老师。所以我从教数学改教音乐后,每次上课,我总是认认真真地教孩子们唱歌,上课教他们打节奏,叫他们练呼吸。音乐课上也不允许有一名学生捣乱或不带音乐课本。自认为学生是喜欢音乐课的。
但有一次,我在一个班搞了一次调研,调研目的主要是想了解一下这个班成绩差的主要原因在哪?于是,我让学生在纸上写你最喜欢的科目有哪些,最不喜欢的科目有哪些,并让学生写出喜欢和不喜欢的理由。并告诉学生只有我一个人会看到,大家要认真对待这两个问题。
不一会,学生写完了,我原以为学生写音乐课会比较多一些,但出乎我的意料,写喜欢英语课的人比较多,理由是英语老师待他们像妈妈一样,错了也不批评,还教他们各种记单词的方法。喜欢音乐的很少,当时自己多多少少有一些挫败感。
后来反思了一下自己,可能是自己过于严厉,再加上每班一周只有一节音乐课,和学生接触的也比较少,这只是当时的想法。直到今天读了这段话,才知道自己还是没有走进学生的心里,没有想学生所想,听学生所听,用专业的话说就是没有站在儿童立场去思考问题,不善于和孩子交朋友。
孩子喜欢怎样的老师,过严过溺都不行,只有把自己当做一个孩子,融入到他们的世界中。陶行知之所以成为不朽的教育家,不仅因为他有一颗伟大的爱心,最主要的是他首先有一颗纯真的童心——“变个孩子”。
机缘巧合,我有了再次走进数学课堂的机会,六年级的一个数学老师生病做手术了,这个班的数学课由我来承担了。我面对的情况就是这个班的成绩目前是最后一名。
我在心里不断地告诉自己,不要过多地责怪批评学生,和他们友好相处。当老师就是要不断修炼自己,不骄不躁,面带微笑,生活就是充满阳光的。
一个“好老师”意味着她与学生的美好故事就在每天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