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里和老师关系好一直是一个好学生分内之事,因为这往往代表着你拥有某种优点,比如好成绩,一项能够为老师争光的特长,或者及其讨人喜欢的性格。而在老师们普遍无法控制自己对好学生的优待的情况下,与老师相处的好也意味着你多多少少会有更多的优势。
而在大学,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和老师关系好反而可以成为一个人被诟病的原因。
记得之前和别的班级一起上大课的时候,对一个女生印象比较深刻,因为像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样的课还能坚持坐前排听老师讲课真的蛮不容易,更多的人都是各干各的。无论学生成绩好坏。
前两天正值期末,老师在给我们划完重点的时候,走到那个女生旁边和她聊起了天,有说有笑还问了她的名字。
我惧怕挂在这种水课上,于是划完重点就一直在整理知识点。结果还是无意间听到右后方两个女生在议论着前排的女孩。
坐了一个学期的第一排终于能加平时分了,这种人就会讨好老师然后给自己加点分。
对啊,不过你想加分你也去做前排啊哈哈。
哼我才不去。我没那么没骨气。
听完她们的谈话,我突然觉得很不是滋味。
什么时候大学里一点点分数都值得对一个人这样的计较与评论么?
结果,两天之后的微积分课上,高数老师也对着她的课代表--我,来了这招。
换做平时,我肯定会抓紧时间向老师反馈一下自己学习上的问题以求得到点指引能在微积分这门课上少走点弯路。结果,今天在老师复习完走到我跟前问我觉得怎么样,有没有那个地方比较困难的时候,我居然很抵触的说着没有没有。
因为我害怕被别人这样说,为了点分数就拼命讨好老师。但是这样的我心里很憋屈,只是因为看到了这样的情况怕被别人言语所伤害就如惊弓之鸟。
后来我自己反思了一下,好像和所有老师关系都不错的我,似乎的确有讨好老师的嫌疑。
坦白而言,我会为了学好一门课程抢前排座位,会在老师下课之后第一时间去问问题,会在每次见面时候主动微笑问好,在老师问全班同学问题无人应声的时候打破尴尬。
我很明白,大学里想要学好课程有的并不是那么容易,有天赋的人完全可以靠自己自学,而那不在我们的竞争范围之内,说着大学发展方向无限量但是遇到期末测评分数才是硬道理。
我做的所有的事情大概都是为了能给老师一个好印象--我爱学习她这门课,无论我是否真的喜欢。
这很没骨气,很讨好人么?
当时我差点就真的这样以为了。但是,其实并不是。
所谓坐前排帮老师提前擦黑板发作业本之类所有的事,在我看来是我自愿做的,因为无论大学多么多姿多彩又多么社会,我最终的目的都是以学习为主线的。做这些事,一方面我是靠自己的行动在吸引老师的注意力,让老师发现到我。另一方面,有人注视督促着自己的学习效率真的会提高很多啊。
记得一次分享会上,创客英语创始人Jerry老师和我们说过他当年就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和所有老师关系都非常好。他告诉我们,说的功利点,你对老师好,老师反过来肯定也会对你好的啊。我们不言而喻的笑了。但是,Jerry又说,你觉得这样是lose your face么?
其实并不是。
你忘了啊,他是你们的老师啊,什么时候我们对于老师的尊敬变成了讨好了呢?你说着他们不好好上课,随便读读PPT,一节课就完了但是你有想过他们一开始认真上课的时候你们有给过一点点反馈么?你们有想过作为大学老师讲课一站就是一两个小时也是很累的啊。遇到老师生病感冒,你们是不是在埋怨老师说话声音小状态不好而不是悄悄买盒感冒药放在老师讲台上呢?
我们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没一句话说。因为平时的我们真的是这样,而且从来没有发现有什么问题。
原来,现在的我们甚至对于老师都这么没有人情味了啊。
大学里我们过多的追求个性,技能,知识,可能遗忘了老师在哪里都还是自己的老师啊。连小学生遇见老师都会问声好,如今在大学却在课堂上和老师互动都会被诟病为讨好,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一点点反思么?
原谅我对大学的这一点真的是失望的。
不过还好,这只是少数,在真正的良师与合格的大学生身上绝对不会发生这种事情。
而对于我们普通大学生,为了寻觅所谓良师不敢言,但起码我们应该对自己负责。遇到良师是我们作为学生的运气,而如果自认为不是自己的菜,那也和自己应不应该认真学是两码事,而这也是一个想要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长期稳定优秀的人早就应该认识到的。
最后,和老师关系好永远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因为一位合格的大学生永远都会明白这不仅仅是为了更好的自己,还会给别人带来温暖,而且最重要的是,在所有以无礼为个性,以冷漠为骨气的人中,你是有着最纯粹的人情味的那一个。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