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40/365
不知不觉今天已经是日更的第40天了,没想到我还没弃更,还坚持着。
前些日子对日更这事感到特别困惑,那十几日里写的都是口水话,因为不想干扰圈子里的朋友,所以没有发到圈里。期间有不少人以为我断更了,都来问我缘由。
都知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道理,但做起来不容易的。谁还没有走着走着就把自己都搞丢了的时候呢?
日更与我而言像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从上学到工作,我没少跟文字打交道,但我也没天天写过。没做过的事情没有经验就会犯错,这很正常。做得不对,才有机会改正嘛。经过这些天的调理,来复盘一下为什么日更遇到了瓶颈呢?
壹 用短跑的方式去长跑
妮妮姐的一次线上分享提到了日更应有的4个心态时,我是躺枪的,其中最触动我的就是“用短跑的方式去长跑”。我做的是日更,不是周更,月结。月结一年是12篇,周更一年是52篇,日更一年是365篇。365天复利下来,就是一个天,一个地,威力巨大。可我一开始就各种激动,带着冲刺的决心,想要以最快的速度抵达终点,那么问题就来了:全速前进能跑多远呢?气不够到终点,半路就得死。没有做好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于是乎乱了步伐和频率,气喘吁吁。
贰 写作素材从哪里来
日更写着写着就不知道写什么了,这是好多日更者都会遇到的问题。刚开始写的时候我也在更文里提到过这个点,当时还有朋友支招说,一花一草一树一木都可以写呀。今晚大鹏的分享是:平时会说话吗?会聊天吗?会思考吗?答案肯定是会呀。这就够了,只需要把你跟亲人、朋友、同事聊天的事和你对事情的看法写下来就好。璐璐也在社群里分享过素材来源的6大点,可我后来还是写不出来东西。这又是为什么呢?
叁 写作是一个输入-处理-输出的闭环
这句话我不是原创,我是从社群里的大牛那儿搬过来的。写作素材理清了,按说就理应能写了呀。但还是卡住了,就说明这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在这个闭环上。输入就好比原材料,而知识宫殿就是原材料,没有宫殿就没有原材料了。踏入社会7年,到底累积了多少东西,能认真更出来个几篇大作,大概就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大鹏分享的3个点中,我最致命的是“思考”,也就是处理。虽然知识宫殿缺砖少瓦,但平日的聊天说话也可以成为输入的原材料弥补这个缺陷。材料有了,出不来成品,就是加工出了问题。人脑是有惰性,能不思考就不想动脑,能照搬的东西就不想搞原创。这么多年来,我已是非常习惯不用脑了,惯性思维占据了上峰,来料加工这个环节就变得寸步难行了。说到这里就通透了,前两个环节都有问题,自然就没有后面的输出什么事了。
我是个悟性不高,学习能力又不强的人。就这几点总结不够深刻之余也显得拙劣。但还是那句,先完成再完美。
庆幸的是,日更这件事我是跟着一群人在做,比起自己一个人做,要走得更远一些。在妮妮姐和践行派的引领下,我没有遇难而退;在我困惑找不到路的时候,伙伴们的分享和更文都给了我方向。太多的分享都来不及一一道谢了,太多优秀的伙伴都来不及一一链接。践行派365日更营,这个优质的践行原创的社群,让我学到的不止是日更这点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