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一部神奇的书,在不同的年龄和人生阶段,读她又有不同的体验。
“开篇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老话诚不我欺。
由于《红楼梦》是章回体小说,每一章单讲一个故事,非常适合随时随地拿起来从随便一个章节开始读。最近读了第76回,非常有意思,忍不住记录下这一次读她的想法。
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
前半回写贾母在高高的凸碧堂听曲儿品笛,感自己年事已高,伤家族人丁不旺,所以感凄清。
后半回写黛玉和湘云在洼地的凹晶馆对诗,两人皆是自幼失孤,俯仰鼻息于贾府,所以悲寂寞。
从前非常关注前八十回的诗句,每一句都慢下来细细品读。这一回也是佳句密集,但这一次,我们单看黛玉和湘云两个少女的夜聊知心话。
在这一回之前,明面上湘云最好的小姐妹是宝钗,当着所有人的面,她直说“姐姐们再没一个比宝姐姐好的”。她们不止是在一起玩儿的最多的,后面甚至住在一起。
但这一回,似乎创造了一个湘云和黛玉的秘密小屋,把豪情和愁情放在一起来,经过一个夜晚的研磨,发现她们的底色原来是一样的。
两人都是投奔到贾府来的,在贾府最大的依仗不过是老太太。一旦老太太驾鹤西去,两人的的生活多半不得善终,这个结果已经在后40回中得到验证。所以,即使两人对待生活和未来的态度截然相反,一个开朗豁达,一个多愁善感,但其实都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在这一回,曹公不再偏心黛玉,浓墨重彩地展示了湘云的才华。
两人对诗的一开始,黛玉还是轻松拿捏的状态,湘云要“想一想”,黛玉只是“笑道”,几乎不使劲。慢慢地,黛玉开始夸赞她“对的却比我好”,也开始“想了一想”,到这里,也不算用脑袋。随着对诗越来越多,黛玉也逐渐“点头不语”—“不禁起身叫妙”——“又叫好,又剁足”,最后甚至“只看天,不理他,半日”才对出满意的下联。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这句脍炙人口的诗,上联出自湘云。
最后是两人的小女儿之情。湘云宽慰黛玉,长篇大论地劝解她保养自己。黛玉也迁就湘云,为不负她的豪情雅兴,陪她联诗。黛玉还小傲娇地告诉她,连“凹晶馆”的名字都还是我起的呢,别说凹晶馆,但凡我取名的,舅舅一个字儿没改,全用了。这像不像小闺蜜之间噘着嘴昂着头地说我多厉害?关系不到位的,我还不跟你说呢。
这一回的湘云很不一样,她不只有醉卧芍药的“憨”,有才华斐然的“慧”,有良言解语的“柔”,还有好学求知的“敏”。
这一回的黛玉也不太一样,在湘云对诗的步步进逼下,不知觉做出了许多拍手跺脚的可爱举动。在悲春伤秋的日常中,她也有青春少女独有的天真烂漫,欲争上下的胜负之心。
今晚的月亮又大又圆,白生生地照耀着深宅大院的兴衰,却单单为她们,留下了一缕最洁白最温柔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