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人的故事。
——题记
我的老家就是坐落在童司牌街百米港的边上,不知道在多久以前,这里就有了这条港,相传说是港宽一百米,由此称作为“百米港”。
我是在这港边长大的孩子,也算是见证了一部分它的成长史,硬要给它一个时期,我想定义为它的中年,至于它的早年我也不全知,只是偶尔从长辈的口中听到一些,最早的时候水是很清澈的,老一辈人都靠这水生活,每天早上都会去挑几担,父亲说他就去挑过水,街上的妇女每天也会去港里洗衣服,每年端午赛龙舟就是在这百米港举行,相当的壮观,后来慢慢有了客船,我小时候也见过几次,但没坐过,因为陆地交通不便利,这算的上是去市里比较便利的水上枢纽了,并且这港里的鱼虾很多,很多渔民也靠他为生,每天天还没亮就有打鱼的渔船……
讲到这里,思绪一下回到我小时候,我在这港边发生的几件有趣的事,我的奶奶是最喜欢在百米港洗衣服的,无论春夏秋冬,她总说在家洗不干净,去港里洗又方便又干净,而我也总喜欢跟她一起去港边玩,尤其是放暑假了,因为夏天是小鱼小虾出动的季节,奶奶洗衣服的时候,我就喜欢在旁边石头缝里找那种小虾米,还有小鱼,每次等奶奶洗完衣服,我都能摸一大袋子鱼虾,然后回家洗洗就美美的享受一顿,有一次抓的不多,奶奶弄熟了我舍不得吃放桌上,准备留在中午吃的,结果在外干活回来的爷爷不知道情况,一个人全吃了,为此害我哭了一天。那种乐趣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好笑,我居然顽皮到去抓鱼虾,不敢想象我是怎么做到的。
我是家里独生女,但是从小特别独立,我人生第一次自己洗头就是在百米港洗的,那会估计也就六七岁的样子,突发奇想,想给自己洗头,记得那是一个夏天,天气很热,我拿了一条毛巾就去了,来到港边石阶上,脱掉鞋子捋起裤腿,弯下身来,小小的手慢慢舀着水往头发上淋,洗的很认真,也很享受,过了一会家对面的毛奶奶来了,一脸惊讶问我在这里干什么,我说我洗头发,她赶紧叫我回去,说别掉水里了,我也听话的就回去了,后来每次她谈起这件事的时候都说,你那个时候真是大胆,简直吓坏人了,我也只好尴尬的笑笑,并没有觉得什么,心想您可能多虑了。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我特别怕水,每次经过水边要离得远远的,奇怪的是小时候一点不怕。那个时候百米港的水很清,所以一到夏天街上小伙伴都拿着车内胎去那里游泳,我也特别喜欢去看别人游,久而久之也想尝试,但是父亲和爷爷特别反对,说坚决不能去游泳,我知道他们是怕我溺水,但我哪顾得了那么多,看别人去心里痒痒,好几次都是偷偷跑去的,回来一身湿也只好不打自招,父亲也没有批评我,只是给我下了命令,说如果在看到我去划水,就拿竹竿把我推到水中间去让我自己游回来,我一听害怕了,这哪是我能做到的,就答应再也不去了,不久之后禁不住诱惑的我还是偷去过一次,和表哥一起去的,不巧那天真的差点溺水了,喝了好几口水,好在及时抓住了旁边小伙伴的手,才得以顺利上岸,也是从那以后我决定再也不去玩水了,现在想想也还是后怕,可能现在怕水也是因为这件事吧!关于在百米港边的故事还有很多,儿时的记忆总是很多很美好
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人开始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自己的利益,之后这母亲港也开始遭到破坏。源源不断的药厂污水往这港里注入,水体开始发黑变臭,水体富营养化,水葫芦疯长,死鱼虾烂浮萍飘满整个港面,发出的刺激气味使得路人经过都忍不住要捂住鼻子,这种情况持续了好几年,一直到最近两年水体才开始慢慢恢复,浮萍少了,水清了……也是前年开始,一年一度的端午赛龙舟又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每个村都有代表队,去年我还回家观看了,虽没有他们说的过去那么壮观,但也迎来了不少观赛的人,港的两边也是人山人海,很多其他村里人也都赶过来看,擂鼓声呐喊声交织在一起,场面也是非常振奋人心,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这一刻我想有了最好的诠释,作为百米港边上长大的我,此刻也有点点自豪,为我们拥有这样的母亲港而自豪,为我们能延续这样的文化而自豪!
前些天回老家又忍不住去港边走了一下,夕阳下的母亲港很美,很温柔,我的心情也很舒坦,从去年开始港两边开也始做道路扩建和河道维修,这对我们来说也是好消息,一方面母亲港更干净更安全更蓄水,另一方面,乡村建设也越来越美好,想想还挺期待,真好,我们儿时的记忆不会逝去,我们的母亲港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