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有厚德之美、孔子有仁爱之情,佛陀有慈悲之性。慈悲之性因为广大所以无相,仁爱之情因为进取所以厚重,厚德之美因为纯朴所以自然。自然之美能顺於道才会彰显博大和随顺,厚重之情能平实於仁慈所以才会相互尊重互惠互利,无相之性能安於寂静所以才会清净自在无所不达。这正是圣人看懂了自然瞥见了人心了解了宇宙所以才能引领世界教化人心普被万物。
老子之道,平实而自然如老子一般睿智而沧桑。老子是先觉者,能够洞悉万物运转的规律善于发现万物能够相生相克的作用而终究归于朴实和虚无,正验了道的平等是从来的本真即自然性。这恰恰体现在人心上如出一辙,也是一切生命为之依存的根本命脉。
然而,老子的睿智,并非发现了道的不可思议,而是看懂了人心阴暗的一面不可能顺应大道之简,这正是道阴阳对立中的,虚无之德。倘若道在作用阴阳产生极致运行就会出现混沌之形,这就是虚无之德。所以,人心阴暗的对立面正是光明纯善的太极之本。即便人心怎么变化如何递增也始终趋于虚无之德。此时,老子才会顺应道法归隐山林。总之,虚无之德正是道无形无相的原本姿态,而非世人认为的所谓之德。
孔子之爱依于仁心,仁心之情在于约束。约束的魅力不是相互牵制而是彼此善待相互尊重。孔子的德行恰恰把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变相地用仁慈串联起来,减少了人与人之间放纵式掠夺和杀戮,充分地制约了人心分化中的自私野性,用仁义之德化解了人与人之间乃至国与国之间激烈性矛盾的对立。所以,在孔子看来进取性的奋斗正是仁慈真实的表现,这也是孔子一生之所以周游列国的意义所在。
然而,孔子永远也不知道,人心本具的无常变化不可能用一种所谓的仁爱之德就能左右的。或许,一种看似合理的制约总是在慢慢蜕变成另一种变易后的枷锁,并一点一点地越来越紧终究让我们的灵性趋于禁锢。
佛陀之心原本是出苦的寂静,不为内心一切心识流相所掌控,而能清透地伴随觉观一步一步迈进涅槃之门。然而,佛陀原本如此却如此的原本慈悲,就是看到冥冥众生昏沉放逸常受诸苦的戏弄而不知不明。虽然在佛陀看来一切众生悉皆安隐本心不曾有苦。只是这样慈悲本身的想念只是一种流转在心中刹那闪烁的光明顿显而已。所以,佛陀用一切童蒙教义即启蒙说教来次第开导众生次第醒悟,这种说教正是因缘法说的缘起之根。然而,一切众生本是因缘心即无常之物,所以不可能个个悉皆通证本智。就是因为一切众生是因缘心所以不真,不真之心如何堪能寂静本性?如何能听得懂佛陀之说,能真实安止?也只有方便说教即用种种启蒙说法诱引众生随缘而入罢了。
然而,佛陀过于渲染了所谓佛性即真如之不可思议之圆满庄严究竟无漏之虚无性相,反倒诱引无数众生内心的贪念疯狂膨胀并痴迷抓取,如抓水中月一般堕入其中。这种看似善意的趣道之说,却从根本不能解决一切众生无明之想,虽然佛陀也深知其害。所以,过于渲染的如此完美的说教,反倒会成为一种错误的诱因导致将来众生妄想依附,却成徒劳。所滋生出来的信众如温室里的花不能经受起世间因缘变化的诱惑反而形成顽固之行、轻慢之德、鼓吹之风、渲染之语、空洞之想、徒劳之修、名利之攀,世俗之气。现实恰恰证明如今的佛教正是如此,逐渐走向败坏之路丧性之门。
惊世之作:老子之道,孔子之爱,佛陀之心(鼎然独创2018.4.6)
鼎然原文来自鼎然:504235088
有人说: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总结儒释道。
鼎然:修道之人寂静无争;学儒之人谦恭好学;修佛之人好于争论。寂静无争者不与世争;谦恭好学者不与俗论;好于争论者不离世俗却能世论,反倒败坏佛教,这就是好白菜可惜被猪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