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点起床赶回家的车,一路上透过车窗望着远方无垠的绿野,心里竟满是喜乐。
中午一点十分到达车站,来不及回家放下行李便匆匆奔到学校,看着教室里趴在桌子上午睡的孩子们,不知道有没有梦呢,不知道梦里有没有甜甜的笑靥呢。
明天是二模考试,我的心里写满了愧疚,一下午的课和晚自习上得如此卖力,全然没有旅途的疲惫。课间和晚自习前,又挤出了一点时间读完了《课程理论》的一个章节,本是囫囵吞枣,但梳理梳理,敲打敲打就清晰多了。
今天收到读书会的几个老师发来的稿件,写得都挺好,如若能坚持下去,一颗心就会越来越明亮了,有一颗明亮的心,生活该多么好!
马德说,在素常的日子里,看得见喜乐,才是生活最好的犒赏。
也许幸福就是一种自我剥离的能力吧,一边剥离,一边生成新的自我。
用明亮的心,做一个会幸福的人,这就是生活一种莫大的幸福啦!
教育社会学流派对学校课程的透析
教育社会学自20世纪初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后,尤其是自5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并形成了各种学派。随着这门学科的发展,与学校课程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教育社会学的三大流派分别是:功能课程、冲突课程、解释学派,他们都从不同的视角透析了学校的课程,并提出了一些令人思索的问题。
先说功能理论与课程。
功能理论,又称结构功能主义,直接来源于法国学者涂尔干的学说,涂尔干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一书中强调,社会学必须采用与自然儿科学相同的方式来处理材料,认为社会学应当关注具体的、客观的“社会事实”,即要对作为集体生活之结果的人类行为的各种要素予以假设、观察和检验。在他看来,社会是唯一可靠的现实,“人实际上是因为生活在社会中才成为人的。如果抽调了人从社会上得到的一切,人就降低到了动物的行列。”
所以,教育目的“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使出生时不适应社会生活的个体我成为崭新的社会我。”具体说,就是加强个体之间的社会凝聚力,最好的方式是把集体意识灌输给个体,使他们顺应社会生活方式,那相应地,学校课程必须使学生适应他们必定要生活在其中的社会环境。
除此之外,涂尔干把纪律、忠诚和自制归结为德行的三要素,视学习科学和进行具有道德性质的教学为道德规范内化的主要途径。
美国学者帕森斯发展了这种理论,并把学校、班级和家庭都看作一种社会体系,他们都强调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而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机构,主要是传授基本的价值观念和技能,从而帮助学生进入适当的社会位置。
结构功能主义论者把人手考试和接受考试的结果作为学生社会化过程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通过考试,学生及其家长都知道了学生的潜力、发展前景以及他们将来在社会上的相应位置。所以,学校课程的目的是要使学生社会化,理解并接受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再说冲突理论与课程。
冲突理论可以追溯到德国学者韦伯,他否认社会结构具有任何行动的潜力,或本身有什么力量,这不过是人们行动的产物,冲突理论者认为社会结构是人为的,是可以而且应该改变的。所以认为“自古以来,冲突状态支配着人群生活,社会的生命是一连串冲突的循环。”
冲突理论通常都把价值体系、思想观念和道德标准等看作是为权力集团合理化服务的,因此,社会变化的起因不在个体的价值观念中,而在社会结构中,美国学者柯林斯指出,学校的主要活动是传递特殊的身份文化,即要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某种身份的语言、食着方式、美的意识、价值标准和风度。
美国学者鲍尔斯和金蒂斯在《资本主义美国学校教育》一书中,分析了造成给社会结构再生产的工具隐性课程,把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劳动观念、权威观念、社会观念、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以各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学校课程当中,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在头脑中再生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学校里许多人都认为“奖优”的原则是公平的,而这实际上是把不平等归因于学生成绩的差异。于是,社会不平等的责任似乎不是社会制度或统治阶级引起的,而是由于下层阶级子女学业成绩不好造成的,而事实上,教育的结构反映了社会的生产关系。
像结构功能论者一样,冲突论者也研究社会结构,前者注重社会稳定,后者强调社会变革。这种变革并非学校教育,更非学校课程所能达到,根本问题在于社会制度。
最后说一说解释理论与课程。
解释理论包括知识社会学、符号互动论、民俗方法论等,主要论及学校课程密切相关的知识社会学,在知识社会学家看来,撇开学校教育的实际过程和课程内容去研究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充其量不过是把学校教育当作一个“暗箱”,因此,主张对学校课程内容进行研究。
英国学者杨指出,大多数课程论著和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把课程作为一个命题来看待,从而把它作为一种社会现实加以肯定,而不是对其作出解释。所以,他自己的研究目的是要“使教育的政治特点变得明朗。”
在杨看来,所有的知识都是不是中立的,而是带有社会偏见的。知识的构建总是为某种社会目的服务的,确切地说,是为社会中某些人的特定利益服务的,
“不同的学生接受不同层次的教育知识,学校教育过程成了教育知识的分配过程。事实上,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平等的教育知识分配,是学生之间在学业成绩上出现分化的主要原因。”
当然,无论哪一种变革都对学校课程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起着尝试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