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作者:钱钱
前几日小树林有一篇《无题》,好巧,我准备的也是《无题》。源于最近读南怀瑾《论语别裁》,南师在书中提到,古人文章多不立题,想到哪写到哪,如有需要最后总结一标题。
最具代表的诗人李商隐爱作无题诗,脍炙人口的如“相见时难别亦难”。古人把诗词当作疏导情绪,解压的一种方式。庙堂之上的如履薄冰,功利场的勾心斗角,人生的不得志,满腔愤懑,终须一个出口。月下独酌也好,对花恨别鸟惊心也罢,还是邀约好友“春夜剪新韭,一举累十觞”,总免不了作诗一首排解忧愁!
现代人大多已失去此解压功能。遇到烦恼不是对别人发泄,就是喝闷酒,郁郁寡欢郁结成疾。
记得诗词大会有一位大姐,她与病魔斗争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与诗词作伴,给了她莫大的支撑。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意思:以诗歌来感发意志,促使个体向善求仁的自觉,以礼实现人的自立,最后在音乐的教育熏陶下实现最高人格的养成。
写作意义大概本在此。
今日的文很多都是为考试而文,辞藻堆砌,文章华丽,洋洋洒洒不知所表达思想。若是科举文章,只求文美,却没有安邦利民的思想,怕是要被欧阳修等考官批判的。
我女儿妮爱写作,常纠结不喜流行的网文,想写的东西又显得格格不入。我和她聊,符合大众流行的文章不会流传太久,用于赚钱安身。好的文是要遵从自己内心。两者的结合点需要很长时间的成长积淀。
周国平老师也说过,最好的散文是随心的。商业文要顾虑客观因素,要照顾别人喜好。喜欢写文的人,最好的方式是有一个别的工作可以支撑你的生活。
文章要随心,应该是真情实感的抒发比较自在,也更能直达人心。好的文,如我们中国经典文化都是为了引导人格修养,安心立命!
我上学看到作文题,就搜肠刮肚,抓耳挠腮的苦恼。直到妮出生,我开始习惯了每天在本子上随手记录,寥寥几句,后来做成丫丫网主页,做成长档案。如今翻来,也是充满童趣!
后来有了微博,有了朋友圈,持续了二十多年的记录生活,分享读书习惯。虽然遭人非议,对我的家庭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我也产生过自我怀疑,我也反思,最后还是按初心,选择继续自己的写作记录方式,为己也利他,至于影响力要靠自己的不断努力。
我真正写文可能是始于小树林写稿,初出茅庐,水平一般,在高手面前有忐忑之心!我的文都是自己经历挫折中的真实感悟,特别喜欢把自己认为好的知识输出分享。其实大家的经历和思想认同都是不一样的,能产生共鸣,特别是能对别人有一种原来如此的顿悟,那是作者最欣喜的事。
我很佩服娟子勤奋笔耕,每日种下一棵树终成小树林。对她来说,不管文章如何,那是属于她自己的文章,有一天他们一家会感动于这样的一个选择。对于我们读者而言,有了另一个看问题的视角。作为客串,能借一片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实在荣幸!
所以我这篇想表达啥?哈哈无题,各位看文都是见仁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