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来自于我的大学室友,她带着娃和老公在上海,因为婆婆太强势,她宁愿独自带娃,也不愿不合观念的人在旁协助,那真的是一件身心俱疲的事,我是深有感触的。到上海没多久,那个强势的婆婆又想叫她把娃带回去和她一起带,等带几个月后,她就出去上班,就怕让他儿子一个人赚钱累到,她老公多少有点是个妈宝男,每次她与他说到和婆婆的矛盾时,他总是来一句:我妈对你不好吗?室友也是无语,沟通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室友也很想出去工作,毕竟经济独立是一种女性地位上的保障,可是婆婆带娃的种种行为又让她极不放心,她头胎是女孩,而婆婆多多少少有点重男轻女的思想,真怕婆婆怠慢这个小生命,况且她也想自己养育自己的娃,而不是做只负责生却不负责养的所谓妈妈。她甚至以结扎来威胁,“如果自己的孩子还要别人来带,那我还生什么?!”,知道婆婆有让她生二胎的意思,那么“你就不要想能如你所愿”。
对于这一点,我还真是要感谢我婆婆的没有时间,所以只能自己带娃,让我有机会参与到这么有意思的一件事中来!要不然,依现有社会趋势来说,隔辈带娃的现象也是极有可能出现在我的身上,毕竟曾经做姑娘时的想法就是:我以后的生活不该是围着孩子柴米油盐过,长辈带娃,自己依旧是没有束缚,为自己而活的个体。可现在的想法却是:娃,我不舍得,定要自己好好带,但我们是两个独立的生命体轨迹,它可以是平行、交叉、渐离,但绝不会是同一条线,我不会为了娃牺牲自己,娃也不需要为了顺从我们而牺牲自主意识,这便是最好的。虽然说刚开始一年很大部分会与社会脱节,但也值了,因为这一年是最会给你惊喜的时光了。
说点现实的,其实你想呆在家里带娃也是困难重重的,物质条件是个问题,老一辈的想带孙子催着两小辈去上班也是个问题,在外辛苦赚钱的老公自认为你在家看孩子很闲的不理解更是个问题,有点学历现在却呆在家里做全职的妈妈,甚是易招那些传统理念中认为读过些书就该有物质上的出息的人的异样眼光。所以在隔辈带娃和自己带娃之中任选其一,都是经过痛定思痛之后的抉择。条件不允许人人都能自己带娃,但相信,如果可以,没有哪个妈妈不想跟自己的孩子朝夕相处的。孩子需要的从来都是父母而不会是奶奶姥姥,我相信每个母亲也都想亲身见证娃的每一个惊喜,参与一段生命的成长,陪他走过那么一路亲密时光,而不是赚够了钱回头看看却发现娃已不是心中曾经期盼的那个娃了。我是如此的幸运,拥有一个能懂我心知我不易的男人,不仅在外辛勤工作,回家还会给我烧菜、协助带娃,婆婆对于力所能及的事从不推卸,让我能够顺着自己的心意带娃。在怀孕时羡慕朋友说的,有些婆婆都是豪爽的大手一揽,你们去玩吧,娃我来带。但依现在看来,我会说不要这样的,就像玩伴小团圆曾对我说的,有了娃后出来玩都不会心安的。尤其像我这样粘娃的,还是等娃稍微大点再一起出去玩好了。感觉以后大手拉小手浪迹世界也是浪漫的羡煞人也!
孩子就是父母创造的有生命的作品,这个作品是具有长期性的,你不能要求马上就能见到成品;他还具有间接性,他不能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是以作品为中介实现价值;这个作品他不一定会在你的掌控之中,但是极有可能会牵着你的鼻子走。说直白点就是这个作品他“没什么用”,现代年轻人的观念就是:我一不指望你养老,二不指望你功成名就光耀门楣,还真是“没什么用”!可偏偏就是这个“没什么用”的作品让我们着了迷,着迷于他所能给予我们的几乎一天一个的惊喜,真的是实质上的惊吓和喜悦。
小小人儿的一言一行最是讨人喜的。宝宝越小,他的笑容我们越是招架不住,羞涩的抿嘴微笑,开怀的露牙大笑,真是感觉要融化了,融化了,化了……那时候,父母就是他们的太阳,他们这些个小星球就围绕着太阳转呀转,从“呜哇呜哇”到“妈妈,我要……”来召唤太阳过程中,我们感受到来自彼此的爱,宝宝爱爸妈,“因为我的世界里只有你们”;爸妈爱宝宝,“因为你是我的”。
我们都在很用心的对待这件“作品”,等他入睡,我将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了阅读育儿方面的文章上,趁着老公有空的时间,我们也多是探讨宝宝的成长教育问题,借用身边的例子来分析,哪些是我们要借鉴的,哪些是我们要坚决杜绝的,幸好我们观点相对一致,谈起来也就顺畅很多。宝宝的到来刚开始的确给我们带来许多无措,但到现在的适应与顺手,反而变成了我们感情的増味剂,一家人待在一起的画风是想象不出的欢乐。就如长辈们常说的,多一个孩子就多了一屋子的欢笑。常常想象宝宝长大以后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其实想象中的这个长大也不是很大,顶多就是五六岁的光景。希望是这样的,雨天,就给你一件雨衣和一双雨靴,让你肆意的雨中嬉戏;晴天,选一片茂盛的自然草地,让你欢乐的就地打滚;雪天,带你到一个会下雪的地方,让你惊喜的与雪花亲密接触。爸爸带你用汗水来释义动;妈妈带你在阅读中诠释静。其实无论长成什么样的人,只要顺应自己的心洒脱着活,父母以身作则,起榜样作用,总不会差到哪里去。
就这样,每天一睁开眼,宝宝就在身边,养育他就是我俩的责任,这样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