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看着18岁的谷爱凌和苏翊鸣,再看着自己的孩子,睡懒觉、拼成绩、玩游戏、和你对骂,不少父母被激发出了强大又复杂的焦虑:
“为啥优秀的孩子总是别人家的?”。
当然,我不会去谈“天才”的谷爱凌们,因为我并不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他们的父母家世以及成长背景,更不会像某些文章的断章取义,那只会徒增你的焦虑。
我的观点一定没办法让你的孩子成为谷爱凌苏翊鸣,却可以给到你一些思路,来缓解自己的焦虑指数。
那么首先,什么是优秀?什么又是成功?
我知道这样说会引发你的思考,因为很多人天天把优秀挂在嘴边却很少深入思考优秀究竟是什么。
人都很懒,只要把某个概念“固化”拿来用就好,何必想那么多呢。
比如多数人固化的成功概念:优异的成绩、闪光的名校、足够多的钱、足够体面的工作,外带“受人尊敬”。
那么现在,需要你独立思考一点点就会意识到:优秀与成功是一种“本人的主观体验”,而非外在看起来的样子。
评判一个人是否成功、优秀、幸福,是不是得去问问他本人?
02
说到这里一定有人质疑:难道我们不是活在世俗中吗?没钱没工作谈谈何成功?人家奥运冠军难道内在不认为自己优秀吗?难道外在的光鲜与内在光鲜不能并存吗?
你是对的,我不反对,甚至还很赞同,外在看起来成功与内在感受成功,完全可以并存。
我也相信谷爱凌们内心也是自信的、幸福的、价值满满的——但这只是我猜的,她并不是我的来访,所以只能猜。
就算我是她的心理咨询师,她也未必跟我说实话,因为她也可能觉得自己“应该”幸福,因为全国人民都觉得应该幸福嘛。
如果我说一个清洁工在冰冷街头啃馒头是幸福的,你信吗?你会本能不信,但你凭什么不信?又凭什么相信?你问过他吗?
同样的,你觉得孩子考了全班第50名肯定不优秀,考了第一名肯定优秀,但你问过他们么?
就这么简单:优不优秀须他本人说了算,任何人都不可替代,无论你是他的咨询师还是他的父母。
事实上,那个睡懒觉、玩游戏、考了第50名的孩子,多数情况下也会认为自己不优秀,甚至很差劲。
但我假设开始他不这么认为,也许他认为自己“还好”,“没那么差”。
但这是不被允许的,他从老师家长那里敏感觉察到了这个不允许,就像更小的孩子玩游戏弄脏了衣服一模一样。
于是,他开始质疑“也许我是错的,要不然为何他们都觉得我糟糕”,时间久了也就不再质疑,就会真以为自己很差劲。
然后他再用同样的眼光去审视别人,以此无限蔓延,就变成了多数人眼中对成功和优秀的定义。
这很可怕,会形成某种风气,变成大众评判的标准,来看待他人、世界,以及他们自己。
故此,当你觉得一个人优不优秀,其实就是你投射的价值观,是“你觉得”,多数情况下,也是普罗大众的投射。
03
既然知道另一个人的感受你说了不算,为何还要苦苦相逼?你的投射来自哪里?为何非要让孩子变得优秀?
因为你无法接受自己的普通。
人活一世,我为何少有成就感和价值感?为何自己说了算的空间那么稀薄?为何如此在意他人评判?为何碌碌无为?
这些问号就是你对自己的不满,也总会本能逃避对自己的不满,因为一旦直面就意味着你承认了失败,羞愧难当。
于是,你开始“选择性投射”。
你会让另外一个人不再普普通通,最好这个人是可控的,最好他的不普通是由你一手“策划”的,这会替代满足了你的无价值感。
这个人最好是孩子,因为他是你生的、你养的。他在最初那些年绝对依附与你,且不会反抗,用来投射最顺手、也最安全。
还有种情况,你觉得自己很“优秀”才难以容忍孩子不优秀:“像我这么成功的人怎能养出失败的孩子呢?这让我感到耻辱”,你看,你还想要优秀遗传下去。
于是,你从孩子生命开始那年就已经在努力了,你用尽了一切方式方法纠缠其中,甚至不惜牺牲你个人,目的就是为了把他培养成才。
难道这有错吗?我的孩子我不管谁管?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谈了太多关于控制的手段和方法,也相信你能区分你说的“管”有多少是赤裸裸的掌控。
在此我只想告诉你:你并没有错。
我必须站在你的角度理解你:因为原生家庭给了你太多创伤、因为你经历了太多心酸、因为你根本就没有可依靠之人。
无论你曾对孩子控制还是忽视,都是身不由己的,是可以理解的。
理解目的只有一个:让你允许过去的自己,以及容纳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
对你的第二个理解就是:把孩子培养成优秀的人对孩子融入社会是有帮助的。
毕竟大家都这么认为,孩子越优秀才能获得更多认可,不至于被社会抛弃或遗忘,才更安全、更有价值。
04
除此以外,我更想说的是:
孩子更有权利获得他自己想要的优秀,而不是你安排的优秀。
由于职业因素,我会接触到很多人,他们已经活成了“优秀的样子”:
他们毕业于顶级学府,诸如清华北大甚至斯坦福,有的还是高考状元,学术造诣很高,有些人是博士导师,有些人是顶级专家,什么金钱豪宅名誉地位权力这些东西也都正在拥有。
可以这么说,曾经作为孩子的他们,已经被培养成了这个世界上最精英的群体。
父母当然引以为傲,回老家一趟那真是荣归故里光宗耀祖好不气派。
然而,在他们的内心却另有一番景象:在那里,他们充满不安与自卑,充满孤独与空虚,充满如临深渊的恐惧与焦虑。
更让他们痛苦的有两点:
第一,必须继续维系这优秀,丝毫不能回落,否则就会万劫不复;
第二,真心亲密关系极少,没人理解,最怕回家。
那么请问,若是你的孩子,你愿意看到他们如此吗?
显然你也看不到,因为他们从小就学会了隐藏,只会给你看到他优秀的一面。
因为他们怕伤害到你,一旦让你知道他们内心其实很痛苦,并且这种痛苦从小就有,你会崩溃掉。
不得不说,我见了比你想象的还要多的“优秀人士”,内心却不快乐。
但你千万别被我吓到,因为这些痛苦在不优秀的人那里,也有。
换句话说,优秀绝不是一个人幸不幸福的指标,只不过这样说是为了形成某种反差,好让你理解真正重视孩子的是什么。
我以为:重视孩子作为一名普通人的快乐,要优于他作为一名成功人士的痛苦。
我的思考是如此简单:
孩子发自内心感受到快乐满足越多,就越说明他的优秀和成功,也就越容易获得现实层面那些优秀。
一个对自己很满意的孩子,一定会找到他热爱的生活方式并坚持下去,而这种坚持完全是自发自愿的,也就更能够享受其中。
如果一个人很享受地坚守某种东西(信仰),则一定能带来金钱名利与尊重,而且还是顺带的,不费劲。
05
到这里你会问:“那么,我如何才能帮孩子做到这一点呢?”
是的,希望你这么问的前提是经过了独立思考之后的慎重决定,而不是要我给你一些具体办法,来直接把孩子变得内外兼优。
因为,你、我、我们都做不到。
但我还是决定给你一些建议,但这不是某种具体办法,而是思路。
第一个思路:允许孩子给自己的生活“赋予意义”。
各位知道什么是“空心病”吧,如今空心病越来越“少儿化”了,甚至在小学、幼儿园就有。
简单而言,这种现象就是“无意义感”。
包括但不限于“抑郁情绪、自卑、自闭、情感麻木、自残自杀倾向、空虚”。
一个内在认为优秀的孩子,首要标准就是“他活着是有意义的”。
用大白话说就是“活着的奔头”:
我深知为何而活,并以此为信仰,且这个过程充满了价值与成就,即便有很多挫折我也会努力克服,克服本身也是快乐居多的。
那么,“无意义感”的来源就再明显不过了:
第一,活着是为了他人;第二,没人在意我这个人本身。
换位思考,如果我的价值都是为了活给别人看,承担别人的情绪,按照这个世界给我安排去做,那我一定觉得毫无意义。
甚至我都“意识不到毫无意义”,因为没有了“我”,何来思考呢?我就只是觉得活着很虚空,想死。
另外我会很孤单。
因为别人都在意我飞的高不高,没人在意我飞得累不累、辛不辛苦,这样的关系越多,我就越孤单,“没人看见我”。
让孩子给自己赋予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我女儿从一年级开始着迷“手工制作”,没任何人教过她,她会自发查资料学习和制作。三年来,她几乎每天都会制作各种小物件,并把每件物品展示给我们看。
有天我开玩笑道“给你报个手工课咋样?或者报个班精进一下?”,她连忙摇头还有点怕。
是的,“做手工”就是女儿给自己生活赋予的意义感。
其中她完全独立、完全自己说了算、完全自由。我们多数都不干涉,当然偶尔也会说几句,比如早点睡吧、啥时候写作业呀之类。
允许孩子在生活中哪怕有一项东西是他完全可控的,并至少不反对,就是协助孩子给自己赋予意义感,毕竟,现实中他们几乎没有自己说了算的东西。
这里你也许会想到网络游戏,但那又怎样呢?你所担心的只不过是怕他耽误学习而已,说白了就是怕他的事儿影响了你的事儿而已。
一旦想把孩子的意义感据为己有,他的意义感就消失了。
比如我想给闺女报手工班。也许这会让她做的更加美观精致,却失去了意义感,本质来说,这个手工就不再是孩子心里的那个手工了。
以此类推,一旦把没用的爱好发展成目标任务,它、连同它带给孩子的情感都消失殆尽。
允许孩子做些“毫无用途”的事情并沉浸其中。其结果往往就是他会自发把这个发展成优秀。
06
第二个思路:切莫“矫枉过正”。
很多父母会无底线给孩子自由,对孩子盲目支持接纳,生怕控制孩子给他带来伤害,这在本质上就是“忽视”。
没有规则就没有自由,恰当的管教意味着安全。这很悖论,但孩子内心的事实却是:
“我讨厌控制,但又希望父母对我提出要求,这会让我觉得被关注,同时,又希望达不成他们的要求时,也是被允许的”。
这个心理的重点在于后者,比如你规定孩子玩游戏20分钟,当他偶尔玩半小时的时候也死不了,你也没办法,也没有巨大惩罚。
——这个过程,叫“自由”。
所以必须要管孩子,只是别把管教演变成控制。
比如这三种情况就必须要管:
第一,孩子主动求助;第二,孩子情绪与平常反差较大;第三,孩子社会功能失调(比如辍学、生病、严重失眠、饮食障碍等)。
“控制”与“放任”之间有个连续谱,你要根据自家情况找到一个“度”,这个度就是你的位置,切莫左右摇摆或轻言放弃。
第三个思路:提供“放松”的家庭氛围。
放松的家庭氛围是一种味道,在孩子心里会比你敏感十倍,依据我的观察思考,让孩子感受放松只有2个前提:
第一,你是如何处理自己负面情绪的?
是努力克服还是原地爆炸?是寻找资源解决还在孩子面前崩溃流泪?更有甚至,你会有意无意让孩子承担你的情绪。
这简直太常见了,太多父母发脾气并不是全因为孩子,而是自己的焦虑和压力。
反之,当你妥善应对自我的情绪,也不会让孩子觉得欠你什么,那就是一个放松的家庭氛围。
第二,你是如何处理与伴侣关系的?
如果吵架、冷战是你们的夫妻日常,家庭氛围绝不可能放松,无论你对孩子多接纳,都无法阻止他牺牲自己来承担你们婚姻的压力。
婚姻是你们的事,不要动不动威胁孩子,甚至把孩子当做要挟对方的筹码。
最后,建议你同样能用本文思路来对待自己。
文:冰千里 (知名心理咨询师,心理学作家,研究亲密与孤独、内在小孩,著有《解锁亲密关系》、《亲密而独立》、新书《心灵书写》全网热销中,教你如何通过写作自我疗愈!个人公众号:冰千里(bingqianli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