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一个思考问题的问题少年
2022-11-12 00:09 发表于四川
果实成熟,从树上掉落,和树便没有任何关系,人人都可以享受果实的美味,而无需在意它是从哪棵树上落下来的。
——题记
我们总是在追求一些东西,使得我们无法空闲下来,可能并不是我们没有时间,只是因为我们害怕面对真实的自己,于是用一切手段占用自己的精力去逃避面对自我这件事。
一个暴饮暴食的人,和一个追求健美的人从本质上可能没有很大的差别。我们眼中所不齿的如酗酒、纵欲、沉溺于各种声色享乐中,或者追求某种信仰,追随某个导师,心灵伴侣,某种道路等看似积极健康、高大上的事,当这些不是自然而然发生、无可无不可的状态,而是被驱动至于停不下来的状态时,无论是下意识的行为举动或者刻意追求某种结果,都是在回避接受一部分的事实。
我们随时在定义自己,让我们所舒适的是习惯的认知,当出现超越认知的事情出现时,我们便不安,所以我们努力让自己变得安稳,当我们局限在认知中的时候,这样的努力会表现为过度的放纵或者极端的控制。过度的放纵,让自己没有功夫面对不安,努力忘记不安;极端的控制,让自己与不安划清界限,不越雷池一步。
可我们终究要面对自己,我的意思是完整的自己,安稳和不安如同硬币的两面,界限是由我们划分出来的,而他们本就是一体,如何割裂?
我看到自己内在的各种冲突,它们庞大到多数时候我无法忽略,甚至无心于外在事务。我不得不承认,多数时候我是心不在焉的,我曾想过很多个消极或者积极的方式逃避,什么都想试一试,就像个疯狂摄食的毛毛虫,好歹也混得个横贯中西,纵览古今,文理兼修,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会琴棋书画,会劈柴烧火,又精明强干,又浑浑噩噩,又强身健体,又弱不经风,又经纶世务,又游手好闲,四处结交朋友,又远离人群,别人眼中“无所不干、无所不能”阅历丰富的矛盾人物了,“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似乎也不过如此,真是适合当一个砖头,“哪里需要哪里搬”。
可问题仍然一个接一个冒出来,还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多,我知道我必须要弄清楚这一切的一切来自何方,它们逼得我快要走投无路,而我还不想那么早地放弃自己,而我不得不回归自我去探寻。多数时候我倾向于独处,并非不合群,只是避免由于自己的无心之举干扰他人,独处的时候我却并不清净,那热闹远胜于任何一部小说的精彩,上演着穿越时空的无数戏码,我也惊叹这小小的大脑究竟能装下多少东西?
我的内心曾有很多界限,向外寻找的过程,外界信息的汇入不断冲击着我,我不断给自己设立界限,又不断主动或者被动地打破,于是我六神无主,“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我试图寻找那绝对的标准,发现终究是徒劳,当你认定一种可能性,总有一个相反的可能性出现,你无法否定它的合理性,虽然你不愿意接受,可这就是事实,不是吗?
似乎是体验深刻,外界的无穷变化,那些戏码,在我心中逐渐激不起涟漪,诗一样的远方只是自我欺骗的泡影,现实的嘈杂锋利让我更想远离一切,逼着我转而看向自己的内心,仿佛孤立无助的困兽,焦虑和不安充斥着我,我的眼里含满了泪水,可我无处释放,我不知道谁能真正看见,我不敢奢求任何帮助。我曾爱着这个世界,企图让所有人满意,除了让自己分裂困惑以外,别无所获,我终于看到那一条一条的线,化成一个一个的圈,套着那一个一个的娃娃,而线是人为存在的,它存在,也不存在,我置身凡尘,也深入寰宇,我看到形式上的爱,也体悟到爱的终极内涵。
一个装满了水的杯子装不下其他东西,只有把水倒掉才能装其他东西,一个外表安静的人,内心也可能是被完全塞满的人,他们装不下任何东西,他们对外界的投射只是主观的产物,和别人无关,和自己有关,因此你知道对于多数固执坚硬的脑袋话说不说,表不表现意义不大,心灵的双眼早已洞彻一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得没错,毕竟解铃还须系铃人,但不可否认缘分这个东西,你来到这个世界,总和外界发生着似有似无的联系,你也是息息相关的一环,外表上,我有社会角色定位,从内心,空空如也。
(写在文后:你有你的生活,我也有我的,每个人的生活不需要刻意交集,各自安好才是真。每个人过好自己的生活其实就已经很难得了。《道德经》中“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岂是字面上的肤浅理解,需要多高的道德境界才可以达到,我们需要透过形式真正看到本质,同一句话可深可浅,如何理解显现不同的真心。但请相信,即便是没有联系,连接却一直都在。
如果你真的想向我请教什么,不仅仅只是当你有问题时想起来问我,在平时也关注我的动态,做过我所做过的思考,那比你问我所获得的信息量大太多,这是我所给答案的来由,离开这些什么都不是,甚至即便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也不认识我。
诗和美景并不在远方,生活早已呈现无与伦比的精彩,只有细致入微的体验者才能发现。否则,即便粗糙的你走到天涯海角又如何?
因为虚幻的想象盲目追随别人的脚步,忽略自身成长应该有的独特轨迹,又将会得到什么?
或许我们最终才会发现,我就是那个美景,我就是诗,祝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