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的基本职责、第一职责。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指出,纪检监察机关要紧盯“关键少数”、关键岗位,围绕权力运行各个环节,严格日常监督,实事求是运用“四种形态”,完善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精准问责有效机制。作为基层纪检监察机关的年轻干部,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和具体工作实践,做好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必须要做好四个方面:
做好日常监督首先要掌握有关监督事项的行业标准、目标任务、最新政策、有关案例、群众反响等情况,要将政治属性放在首位,正确把握政治监督的政治性、方向性和日常监督的基础性、长期性,在政治监督中贯通使用日常监督方式方法,政治监督和日常监督互补,在开展日常监督的过程中,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实现日常监督的精准有效。
善于把日常监督放在政治生态大局中去考察,整体把握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政治生态,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必须处理好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关系,既不能用纪委的监督责任代替党委的主体责任,越俎代庖;也不能以党委的主体责任包揽纪委的监督责任,失职失责。将具体的日常监督工作与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与三大攻坚战结合起来,与监督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结合起来,改善政治生态环境,实现日常监督效果的最大化,同时纪检监察机关要督促、提醒、协助党委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纠正主体责任意识不强、角色不突出以及行为不规范等问题,另一方面,同级党委要全力支持纪委开展工作、履职尽责,纠正纪委监督检查不到位等问题,为纪委提供保障力量。
加强日常监督要要以问题线索为抓手做好审查调查工作,要形成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积极运用巡视巡察发现的问题线索、案件查办发现的问题线索、派驻监督发现的问题线索以及纪委监委日常监督中发现的问题线索,从而可能会引申出一个系统、一个类型的专项的监督检查,因此,必须要克服惯性思维,在充分发挥办案支持保障作用的同时,更加重视日常监督工作,防止日常监督失之于软、失之于空。
多措并举,正确处理四种形态和三个效果从而丰富日常监督的方式。聚焦关键领域、关键人群、关键节点,利用日常监督检查对检查对象的整改促进、党性唤醒等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监督和专项监督,做到方向明确、目标明确,通过明察暗访、体验监督、约谈督促、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定向出招、精准点穴。因此,在日常监督检查工作中,必须精确合理运用“四种形态”,增强日常监督的实效性和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