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天开始,我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职业——辅导儿子写作业。我想用前一段时间很流行的一则笑话来形容我的感受。
这位家长写到“亲爱的未来的亲家你好,我女儿有房有保险会游泳,年满18时会配车,过年随便去哪家。可以不要彩礼,结婚嫁妆备好,送车送房,包办酒席,礼金全给孩子。唯一的要求是:能不能现在就接走,把作业都辅导一下,谁家的媳妇谁养!”看到这个笑话的时候,我还开玩笑,我可以去认领一个儿媳妇,来辅导作业,反正我是干这行的。
放学的时候儿子老师说,开始学写数字1了,都都有些坐不住,希望我回家可以辅导一下。好家伙,回到家一开始写,我才知道,那哪是有点坐不住啊,根本是一点也坐不住。终于,体会到了以前班里学生的家长说,在家写作业磨蹭这回事了。开始写以前,橡皮摆放的位置,桌子上可以摆放的东西,人家都要一一过问,而且得按照他的意思来。好不容易这些都搞定了,人家终于抓起了笔,我握着小手把握笔姿势纠正好了。又开始了那疼,这痒,疼也吹了,痒也挠了,写一个吧,又要把大家都叫来看着他写,嫩要是写的好也行也,一个1写的歪的歪,长的长,不满意了得擦吧,擦还得选择橡皮的某个角度来擦,擦完了,可以重新写吧,又坐歪了,还得纠正坐姿,“计时,奖励,表扬~~”各种手段。
我这老母亲坐在旁边,心里一边默念“淡定,淡定”,一边特别崇拜地“都都,真棒,这个比上一个更准确。”
其实,四岁的孩子,小手肌肉发育的还不好,写不了多好的字我理解,可是,怎么就坐不住呢?
在网上查了一下,总结了一下,客观原因可能是剖腹产和缺锌。主观原因就是对孩子过度保护,没有让他接受足够多的刺激。怎么办呢?进行一些有意识的陪伴吧!
1.触觉按摩:父母用双手给孩子做触觉按摩,也可以借助感统教具大龙球,波波球等给孩子做触觉按摩
2.穿珠训练:根据孩子自身能力,给孩子选择适当粗细的绳子和适当大小的珠子,让孩子进行穿珠训练;
3.夹豆子训练:准备两只小碗,其中一只放入黄豆或其他豆子,让孩子用筷子夹住放入另一只空碗内;
4.88轨道训练:让孩子端平88轨道,在保证小球不掉落的前提下,不断变换轨道;
5.数一数舒尔特表格:打印一张舒尔特表格,让孩子在最短时间内依次找出从1-50的每个数字。
6.和孩子一起,每天专心听时钟的滴答声,第一天10次,第二天15次,第三天20次,逐次增多,每次都十分专注地聆听,坚持下去,就可以养成专心注意的习惯。
“静听”的训练
7.您读几个数组成的数列,用慢速读一遍,让孩子复述,说对了,再加一个数(例:3845——3845,90263—90263,162853——162853……)
8 、事先告诉孩子,你要给他读一小篇故事,只读一遍。读完后,您会提几个问题问他。这样他就会集中注意力听,并且要听懂,记住,才能回答。如果孩子的理解力还有些差,就要选择浅的故事,逐渐加深。还可以要求他听完故事后把故事的内容复述给你听。
9、倒说词组或短句,一遍后,让孩子倒着说。如“白兔”——“兔白”,“我吃饭”——“饭吃我”——“我爱学习”——“习学爱我”。
10、同时告诉孩子几件事情,说一次,之后让孩子去做。如:“把这本书给爸爸送过去,顺便把厨房的灯关上,再倒一杯水来。” 从一件到几件不等,要求在一次中完成。“请你帮我拿一个苹果、一把小刀、一些纸巾和几个牙签。”经常让孩子做传口信的人。“告诉外公,今天晚上9点中央电视台有他喜欢的节目。”从简短的到长一些的语句。
11.一些锻炼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的图文,如走迷宫,在一大堆图中找某样东西,找异同(同中找异,异中找同),比大小、长短,在规定的时间内把一页图中的物品记住,然后合上书让她报出来。
(文字整理的过程,我的心也渐渐地平静了下来。孩子不是要按照我们的设想去成长,他有自己的生命轨迹,小生命的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才是我们母子彼此成长的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