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一转眼就快开学进入大三了。
本来这篇文章是想在回家的火车上写的,21个小时的硬座真的让我写不出来什么东西。
我是一个河南2017级的考生,把高中三年最差的成绩交给了高考,九个志愿,最后一个志愿是我现在的大学。
北方的学校开学总是那么早,同学们还在暑假,我就已经踏上了来往大学的火车,以至于到现在也没有陪她过一次生日。
一个人第一次出远门的记忆总是那么深刻,幸运的是买到了一个靠窗的位置。趴在窗户上我开始想象我以后的大学生活,胡思乱想地计划着,大致是两个不同的生活方式。一种是参加各种社团,加入学生会,过那种精彩热闹的大学生活;另一种是安安静静地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考个好点的研究生,实现高考没有完成的梦想。
特别的时刻总是要发条说说纪念一下的。
到学校之后才发现学校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个样子,还没有我的高中漂亮,更没有独立的卫生间,上床下还是床。但是高考是自己考的,学校专业也都是自己选的,好的坏的都自己认,所以也没有太大的情绪。
因为刚刚摆脱家长和老师得束缚,刚开始的大学生活总是躁动的,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我也是。那时候的自己有时候不像自己认识的自己,有时候又像更真实的自己。
我也参加了两三个社团,也申请了学生会,后来因为不喜欢那里面的条条框框都退了,就连导员创立的读书会也退了。成了一个真正的自由人。这也意味着我选择了那种安静的大学生活。
大学生活真正开始之后,我就上课认真听讲记笔记,这样的状态在那样的学校并不多见。早就听学长说只要上课认真听了,把老师画的重点背了,就没问题。我也就没有那么担心,复习周的时候,我看见平时没有人的教室基本上都坐满了,这让我一下子紧张起来,所以我也就拿出高中复习的架子好好复习。成绩出来的时候,我自己都惊呆了,智育综测都是专业第一。大一,加上贫困助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我一共拿到了一万三,原来身边不以为意的朋友和我的关系也缓和的不少,平时也有不少同学找我问问题,这让我有点飘飘然。
那时候的我眼界狭隘,极度自负,甚至觉得在大学里不好好学习都是菜鸡,看不起任何人。后来才知道,这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的自卑而产生的虚假优越感。主要表现是和比我帅的人比内在,和比我矮的人比身高,现在想想,那样的事,做一次就年轻一次。
大一里最大的收获就是我慢慢地开始读书,刚开始读大冰的书,后来开始读余华的,刚开始读书总是追求数量,所以读的很快,没多长时间就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读完了。给我感触最深还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让我躁动的心一下平静了很多,我也开始慢慢审视自己,才发现自己有多么的der。
其实大学生活没有绝对的对错,主要看你怎么选择,选择得到,选择失去。只是要和以后的想要的生活或者目标相匹配。如果想考研,在大学里就把侧重点放在学习上。如果想毕业了参加工作,这时候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自己解决事情的能力的提升也变得很重要。而时间就像一张网,撒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
我把时间放在学习上,收获也就在学习上。别人把时间花在别处,收获也就在我看不到的地方。有人能够在台上脱稿演讲并且激情洋溢;有人能够将一个活动举办的人人满意,这些都需要慢慢地努力积累学习。而我所认为的学习就显得太过于狭隘。所以大学生活无所谓什么好与不好,只要现在的自己通过努力优于过去的自己就是一种难得的进步。
大一过完之后,我对大学生活也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我开始规划自己以后的大学生活。到现在我最大的悲哀就是没有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最值得庆幸的是我并没有因此而浪费时间,我选择去做正确的事。从混乱走向正规的初级阶段总是心急,静不下心来。刚开始因为发现自己和别人相差太多而着急,因为太多的事没做而着急,因为自己没有拿得出手的技能而着急。因为心急,做事反而效率很低,就这样焦虑了好长时间。大学的另一个收获就是让我知道了,什么事都是可以学习的。所以我又一次在书里面找到了有效的解决办法——《番茄工作法》,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我开始一次只做一件事,大二上学期只想着过四级。我用一学期的时间准备,只学英语和完成必要的作业和报告,考完四级再用将近半个月的来学这一学期的课程。第一学期虽然很累很匆忙,但是我迎来了一个大丰收,四级过了,智育在专业排名第一,综测第二,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鼓舞。下学期也是这样度过的,一个人起早贪黑,考完六级之后,我又是按照上学期的日子那么过,根据老师画的重点大纲自学了两本考试课的书,考试的前几天又帮班里的学生画了重点的题型,基本上都压中了。综测没有算,智育也是专业前几。因为没有国家励志,这次去了应该能拿6K奖学金。
经历了大二,我也发现了自己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长时间,至今仍没有解决——没有自己的兴趣。因为在备考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人无论处在什么阶层,只要想往上爬,直线前进也好,迂回前进也罢,都得努力,甚至拼命。这时候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果所从事的工作,不是你的兴趣,就仅仅把它当做谋生的手段,你不会有幸福感,更不会有创造性的突破。这时候如果再遇到瓶颈,那时候是痛苦的,被动的。而如果所从事的是自己感兴趣的行业,那么你就愿意满怀激情迎难而上,因为解决难题对你来说充满了成就感。
我有小时候在农村长大,在大多数人眼里,只要学习好就是好学生,学乐器,跳舞,画画都是不务正业,现在长大就特别羡慕那些把爱好变成事业的人,她们真的超幸福。
所以说,我有时候会把现在我所在年龄段的一些家长理解不了的感想记下了,等我有小孩了要尽量避免。虽然现在我不想要小孩,但是到时候万一改变主意了呢。
下面再具体从几个方面来讲述我的大学生活
室友关系
一个楼层只有两个六人寝,我也很幸运分到了六人寝。我来简单介绍一下我和我的室友。
我是3号铺;
1号铺,王者荣耀最强王者;
2号铺,吃鸡超级王牌;
4号铺,地下城公会会长,天选之人;
5号铺,英雄联盟钻石选手;
6号铺,天刀副帮主,逆水寒副帮主。
刚开始的时候,我学习也算还行,期末的时候,我也会帮他们划重点啥的,因为关系都挺好,午休的时候,他们也会给我半个多小时的安静时间让我好好休息。所以我就劝他们好好学习,刚开始的时候还好,后来他们并没有坚持下来,又回归了原来的生活,有时候说他们,吧啦吧啦,初衷是好的,后来结果却并不是我想要的,关系也没有以前好了。
慢慢地我发现我总是摆着高高在上的姿态,沉浸在自我的世界无法自拔。却不知道,一个人最大的恶意,就是将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别人,并一直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后来在一次喝酒后的深度聊天中,我发现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作为朋友,建议适可而止就行了,太过了对谁都不太好。因为我没有走过别人走过的路,也不曾看到过别人看到的风景。就比如我上铺,4号铺,原来的他放荡不羁。他的高中同学这样评价他:上课从来不影响课堂,因为一般都在睡梦中;从来不抄作业,因为作业都靠自己编。现在他比以前也好很多了,起码他开始往作业本上写正确的答案了,这说明人家承认真理了,这何尝不是一种进步呢。
关于阶层
我是农村的第一代大学生,我清楚地知道从农村里走出来一个大学生,对于学生,对于家庭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
上大学之前,我高估了个人努力的重要性。
一直以为所有的事都可以凭借努力改变。进入大学之后,身边的同学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家庭条件也有很大差距。我虽然家庭条件不太好,但是我并不仇富,我觉得凡事都是有因果的,而且我觉得这个世界还是很公平的。有的人抱怨说为什么他一出生就富有,而我却出生在穷苦之家。这其实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人家的父辈祖辈努力了,拼命了。有很多人刚开始也是一无所有,为了生存铤而走险,过着刀头舔血的日子,而你的祖辈父辈却选择了安稳度日。至于运气福报,这也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即使有,这也是自己多行善事,自己一点一点攒来的。
像我这样没有社会资源,没有背景的人,想要凭我这一代人就超过那些有着几代人原始结累的人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客观规律。为了摆正心态,我就把目标放在超越和我条件相当的人,那些和我们先天条件一样或者略高,没有社会资源,没有背景的人,这是真正靠自己的比赛,如果还输,那只能怪自己了。就按生活层次分为三六九等来说,我既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我把自己定位在第五阶层,如果通过努力,超过了和我一样的人,那么我就处在第四或者第三阶层,虽然不是最有钱的,但是确是一个最具幸福感的层次。
一个家族的逆袭是场接力赛,有时候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上一个台阶,而我好不容易有机会参加这场接力赛,我就要认真传好这场接力赛的第一棒,让我的下一代站在更高的起点,接受更好的教育,创造比我更精彩的人生。我觉得这才是一个人对于这个家庭的关荣使命。
对于农村的大学生,尤其是第一代的大学,也许我们差的不是努力的劲头,我们差的是一位良师益友或者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人生导师,很多人都没有遇到,都在黑暗中摸索前进。
关于缺点
只有静下心来做一件事,才能感受到自己身体心理和身体以及整件事的因果关系。
就拿我备考四六级来说,刚开始是唯方法论,认为只有找到了好方法才能出好成绩,这样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也确实没啥问题。可是对于新的方法总是浅尝而止,一方面是心态原因,一方面是时间原因。随着考试时间的临近,我还是没有摸索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越到最后,越害怕失败,越不敢尝试新的方法。而思想上的懒惰总要从行为上进行补偿。所以最后的那段日子真的很心累,而且效果也很不好。
大一迷迷糊糊地过去了,整体计划是大二拿四六级证,大三大四准备考研。
所以这样的计划让英语一直不好的我如履薄冰,不敢尝试,本来是想利用备考英语四六级的机会,发现问题,总结问题用于考研的,到最后不但没有什么收获,反而因为四六级的备考发现了问题而没有解决对考研有负面影响。
短时间来看,这样的心态,影响的只是一场四六级考试,或者一次考研;而长时间来看,总是这样,不敢尝试,不去用失败换取经验和教训,以后的路虽然不会犯错但是也不会走太远。
关于成长
为了找到自己的兴趣,我看书,看电影,一个人出去旅行,可是并没有什么效果。有时候如果问我,要是不考虑外界的各种因素,我想干什么,我其实想做一名老师或者一名旅行摄影师。可是生活在一个经济条件并不好的家庭,让我不得不优先考虑钱途而非兴趣爱好,而且我的思想也有点保守,后面那个属于非传统职业,如果失败,就感觉自己啥也不是。说实话我有时候都为自己的这种性格发愁。
大学选专业的时候,因为没有自己特别喜欢的专业,除了物理不太好,也没有特别讨厌的专业,所以就选了和我哥相近的材料专业。大三即将面对考研想选一个真正适合自己的专业。所以我想真正地去了解自己,我买了关于性格分析的书,也在网上花钱做了性格测试,测试和在书上比对,我是完美主义者。里面关于完美主义者的性格介绍也和我很像。有时候可能是心里暗示,但是完美主义者内心的监察机制确实也存在我心里。因为我有时候在面对选择的时候,我想换一种方法或者途径的时候,我都会不经意的问自己,我是不是想偷懒?这让我总会选择那些看起来比较难走的路,但幸好大多数上坡路都不好走,所以误打误撞很少犯大错。
当我看别人的时候,眼里满是别人优点的时候,这时候我进步是最快的。而当我看别人一无是处的时候,我就很难再进步了,甚至还会退步。
休学的那一年,是我成长最快的一年,在饭店学厨师,把厨师长当做学习的对象,不但跟着他学厨艺,还跟着他学做人,他对我的影响很深。因为刚去学做饭,是里面的新人,里面所有的人都比我懂得多,所以只要有用的,跟谁都学,那段日子也是我进步最快的日子。后来回到学校因为休学就看自己,年龄比身边的人大,经历也比他们丰富,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看谁都菜的不行,高中三年,我觉得自己无论是思想上还是在行为上不但没有进步反而还退步了不少。
关于健康
因为年轻,因为放纵,熬夜上网打游戏,喝酒不运动,成了一个死肥宅,严重透支了自己的身体,等缓过神来,开始跑步锻炼,又因为不懂运动护理,把膝盖跑伤了,这些都是因为自己无知无畏而得到的恶果。
生活是门艺术,每一份成熟都要付出相应的的代价。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他让我在年轻的时候就明白了健康的重要性,所经历的痛苦程度深一点也没关系,只要可逆就行,因为现在一切还来得及,如果等到我垂垂老矣才明白,那一切都晚了。
关于爱情
爱情无论处在什么年龄段,都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
没有遇到她之前,我是个中央大空调,现实中女人缘好的不得了,过个生日收了七个杯子,两个手织的围巾,网上还有七个网恋对象。这也算是我最"辉煌"的时光了。遇到她之后,不管是网络上的还是现实的基本上都断了,因为我觉得有她就够了。
她是我的唯一的高中同桌,因为后来分完科之后,我都选择一个人靠墙自己坐了。
在我心中,有两个她,一个是最傻的,一个是最聪明的,前者是满心的欢喜,后者是衷心的祝福。
我去苏州玩的时候,一桌子加上我七个人,另外三对情侣,那时候我一点也不羡慕,因为我还有她,只要有想见的人,我就不是孤身一人。
后来我们还是输给了异地。
楞次定律真的像极了我们的爱情。
我爱她,当我主动靠近的时候,她拼命地阻碍我;而当我心灰意冷,准备转身离开时,她又开始挽回,当我又一次主动靠近时,她又开始拼命地阻碍我。
但是,就像楞次定律中感应磁场只可以阻碍磁通量的变化,但永不可能阻止一样。在爱里,她永远不可能阻止我付出、努力和坚持,也永远不可能阻止我转身离开。
后来我们选择了和平分手。
青年时期的爱情就像天花,开一次就可以了。
不管你以后回不回来,我都要变成更好的自己,去迎接你或者另一个人,我也会有自己的一家人,我得对他们负责任。所以有些事不能回头看,也不愿意去看,怕走不远,怕泪流满面。
从此我告诫自己,如果你不能给那个女孩幸福宁愿做一个钢铁大直男也不要去招惹她。
文章中的插图是我拍的学校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