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书总有一个习惯,先看封面(正面和反面),看到书名《活法》,觉得名字这么通俗。随即扫了一眼作者——稻盛和夫,看名字就知道是到日本人写的书,我忽然就想到自己看过的《扫除力》《日本国际小学365天》,看过这些书,真心敬佩日本的教育,有许多可圈可点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翻到背面,对该书评价的有:季羡林、马云,还有两个人我不认识。看这些名人的评价,我大概了解到了书中的主要内容。带着对教育的敬佩,我翻开了这本书。
书的序言写道:人生的意义在于磨练灵魂。人生在世,是为了在死的时候,灵魂比生的时候更纯洁一点,或者说带着更美好、更崇高的灵魂去迎接死亡。宝宝出生时,我们都知道妈妈的幸苦与不易,要经历开十指的钻心疼痛,亦或者刨妇产术后的各种伤口疼痛。但孩子呢,其实每个人在经历呱呱坠地的那一瞬间,都已经在经受人生风浪冲击,品尝人间苦乐。婴儿在妈妈的肚子里舒服自由的呆着,无菌、体温恒定、羊水柔软舒适……出生那刻,要努力从那么狭小的地方奋力挤出去,还要忽然适应用肺来呼吸……他们无法表达,只有用哇哇大哭来宣告自己的到来。每个人的出生,都意味着要不懈地、顽强地努力奋斗。
1978年,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聚会。有记者问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卡皮察:“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里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 出人意料的是,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回答道:“是在幼儿园。” 记者愣住了,又问:“您在幼儿园学到了些什么呢?” 老人如数家珍地说道:“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稻盛和夫在书中提到自己的成功理由:追求做人的正确法则。所谓“做人的正确的准则”,就是正直、勤奋、谦虚、坚强、节制、自利利他等等,做人不能太自私,不能虚伪、懒惰、傲慢、卑怯、贪婪,不能骗人,不能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等等。这些,不正是我们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传递给孩子们的,这些故事,正发生在我们幼儿园里。周三分享日;午睡时互帮互助脱衣服;遵守区域活动的规则(拿进区卡、爱护材料、物品有序摆放。);每周发放奖状为自己的进步喝彩;进餐时引导幼儿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喜欢的食物也要试着尽量尝一些;
当读到拼搏在当下一刻时,我想到斯朱兰,有着稳定的工作、舒适的生活、美好的家庭,但他毅然决然的放弃了舒适的生活来到了巴黎,过着穷困潦倒的绘画生活。当好友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时,斯朱兰只回答了一句:我非画不可。当一个人努力到了极致,会不会也会有这样非坐不可的念头。故而后来,他的作品举世闻名。心无旁骛,一心只为提高自己。生活中的我们,也需要这样的意念来充实自己的人生。正如书中所说:心想事成是宇宙的法则,当你为之努力,感动了神灵,神灵自会指一条明路给你。契而不舍干到底,结果只能是成功,教育也遵循这样的道理,契而不舍的坚持阅读,契而不舍地坚持写作,才能到达尊重儿童内外生命生长规律这样的口号与要求。教育教育,有教有育,不能只停留在书面地作业中,也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行动起来行动起来!书中提到实现理想五部分:只有主动追求地东西才可能到手;睡也想、醒也想,持续强烈的愿望最重要。;将要实现的状态以“彩色”在头脑中呈现;只要思考达到每个细节,目标就一定能实现;成功需要缜密的计划和精心的准备。
坚持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声音充斥左右,主宰命运的只有我们自己。时刻告诫自己:不完美不要紧,贵在持续“精进”。今天比昨天做的好,明天又比今天做的好,每一天逗付出真挚的努力、不懈的工作、扎实的行动、诚恳的修道。不为功名利禄,只为对得起每一天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