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个词总结我的2017,那应该是“重塑”。过去多年的一些理念都收到较大冲击,三观重塑。因此,这一年过得十分狼狈:旧想法和新观念各种碰撞摩擦,生活被撕扯得七零八碎。大举借债买房,背负高额房贷,经济压力比较大。虽然对未来还是坚定看好,但这一年总体还是很焦虑的。
2018年,我希望主题词是“从容”。听起来有点像戴着镣铐跳舞,每个月大额负现金流怎么做到淡定从容;但其实如果谨慎合理安排,是可以做到的。已经正式参加工作六年, 从各方面看都应该成为家庭支柱,单位中坚,不能像刚毕业那会那么慌乱了。
怎么做到从容呢?或者说,去年的这些年,有哪些坏习惯导致工作生活不够从容呢?我觉得有如下几点:
第一,拖延症。有的事情我习惯性的往后放,一直到了不得不面对的时候才处理,这样就肯定会很慌乱,那就肯定不够从容。但是,从以往很多事情已经周围人的评价看,我是一个行动力很强的人,为何还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把这些拖延的事情扒拉开了看,可以发现这些都是我很讨厌做,或者不认可的事情。所以,这些事情就习惯性的往后拖。但是,这些应该干而没干的事情,并不是凭空消失了啊。不管我以什么方式绕过去,最终都只会给我狠狠一个耳光。到了不得不做的时候,心里的焦虑无以复加,只能草草了事,一般结果也不好,结果就成了恶性循环。
因此,2018年,我要养成“eat the frog first”的习惯。什么意思呢?如果今天你有很多事情要做,其中最可怕的是吃青蛙。那么,这件事就是今天最令人痛苦的事情。不管你做多少别的事情,只要青蛙没吃,那都是徒劳。所以,如果早上一起床,就吃掉这只青蛙,那么之后的一整天都心情愉悦,因为最困难的部分已经完成了。如果我们工作中能养成这种习惯,那还有什么令人焦虑的事情呢?
第二,我不够自信,总是夸大困难的程度,所以总是避免面对;但是如果真的当成一件大事去面对时,发现其实根本就不成问题。比如,上学时候我很惧怕户口社保之类的事,总觉得离自己很遥远,也不愿意去考虑这样的事。所以,当初离职创业,社保就断了,给后来造成极大的困扰;类似的是,买房买车,这些都觉得和自己很遥远。但是真的很遥远么?20万的车买不起,10万呢?甚至一万的二手车都是有的。真的买不起么?至于房子也是同样的道理。总是觉得离自己很遥远,不愿意去接触,采用鸵鸟政策。但是这些事情不接触就能避开吗?迟早要做的事情,总是早一点做比较好。否则,小事拖成大事,易事拖成难事。觉得再大再难的事情,用分解的眼光去看:分成100步,一步步去做就行了,不能一上来就先把自己吓倒了。
第三,要始终做“半衰期长”的事情。怎么理解?横轴是时间,纵轴是收益。我们做的事情,时间、收益的纬度是不一样的;基本都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收益值在变低;但是有的很快就衰减为0,有的要很多年后才没什么收益。比如说,打游戏,当时很爽,关掉电脑就几乎没收益了;养成逻辑思维的思考方式,这个习惯收益可以持续一生。回想过去做的事情中,哪些是只对当时有益,但是对长期没有好处甚至有害呢?这些就要尽量少做。
希望“从容”这个关键词持续2018年整年。希望工作生活可以游刃有余,从容不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