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背景:在未来,由于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人类已经不适合直接呼吸地球上的空气了。而必须通过过滤或者带氧气瓶进行户外活动。室内则由管道供应系统提供氧气,当然,珍贵的氧气在这个时代使要收费的。
新学期伊始,这是研一的第一个学期。选了个貌似比较有前途的专业,输氧。怎么说呢,你看现在世界五百强里面,排前面的只有几种企业。一是金融,二是能源,三是产氧和输氧,少量像谷歌这样的信息技术公司。 至少现在氧气越来越贵,到户外运动运动都要花掉不少钱啊。
第一天来到实验室,导师跟我们这些新生聊了聊天。
”欢迎新同学加入咱们实验室。先介绍一下我们实验室的基本情况。我们的实验室研究的方向是无管输氧技术。当下氧气输送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管道输送,一种是储氧介质传输。前者难度在于高压大流量输送技术,要从各大氧场远距离输送氧气到各个地方,管道非常长,所以以尽量细的管道输送尽可能多的氧气为标准。后者是利用物理储氧(如液氧瓶),或者化学储氧容器(如过氧化氢),直接用交通工具运输氧气。我们研究的技术跟这些技术都不同。我们是不需要介质也不需要管道的直接输氧。一种方法是使用高压氧气射流。由于速度很快,在一段短距离内向大气逸散的氧气量是比较少的,到达目标点的氧气会被接收装置接收过滤。当然逸散少也是相对的,现在只能降低到10%逸散率。另一种方式是利用肥皂泡,其实是比普通肥皂泡强度强的一种液体。包裹氧气,射向目标。理论可以做到零逸散。但是这种方式氧气压缩率很有限,因为气压差太大会把肥皂泡撑破。”
“不是还有一种方式是从大气中过滤出氧气吗?”一个同学问道。
“这算是产氧技术不算是输氧。不过现在大气中氧气含量越来越低,大气成分又越来越复杂,过滤出氧气的难度越来越高,成本也越来越不划算,迟早这种技术会消失。”
“我倒不这么认为,我有个想法,将会重新定义无管输氧技术。”
此言一出,大家都被吓到了。都怀疑他吃药了没有。
“现在的思维方式,都是集中建立大的产氧场,然后把产生的氧气通过管道输送到各个地方。追求更细的管道,更小的逸散率。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直接把地球的大气层看做一个大的管道。各大产氧场往大气层释放氧气,需要使用氧气的地方就从大气中滤出氧气。虽然计算表明,这样做,逸散率是100%。但是要考虑到地球是封闭的,是有限的,它并不像数学模型那样是无限大的,逸散的氧气就跑到无限的空间去。考虑到地球大气有限,往大气中释放氧气,会使大气氧气含量增加,滤出氧气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到时,所有管道都可以拆掉了。”
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在家里或者车上装一个过滤器就可以一直有氧气供应,真心方便。
“咳咳,但是怎么向使用氧气的用户收费?”导师开口了。
“这个问题,我还没考虑,不过应该是有办法的。”那个同学想了想说。
“这个问题很关键,大家都来想想。”
反正我是想不出来的了,每个过滤器里面装个流量计吗。这种简单的装置很容易改装啊。大家都多纳税吗,但是对于不同的国家就交不到税啦。尤其对于那些主要靠产氧支撑经济的国家,比如巴西,肯定吃亏。
“同学们,大家除了懂得技术之外,还有知道历史。其实很久以前,地球的大气是可以直接呼吸的,同时,也是免费的。”
有点印象,在历史课上好像有提过,不过都忘得差不多了。
“大家可以回去翻下历史书,看看氧气是怎么逐渐消失在大气中,产氧场又是怎么被垄断的。这个计划的确很有颠覆性,但是不可实现。大家知道特斯拉吗?”
”我家就是买的特斯拉啊。“
”我知道你们都知道特斯拉,不过我不是指那些大街上电动跑车。我指的是科学家特斯拉,交流电发明者。当年他提出了无线输电的方案,跟今天讨论的类似。他把地球看做一个大电容,两个极板分别是大地,和大气层外的电离层。利用这个电容的震荡来储存和输送电能。他计算出天地震荡的频率大概为8赫兹,那么地球上的发电厂都以这个频率加强地球的震荡,全球的发电厂一起来加强,那么这个振幅就会越来越大,那么用户只需要在地上插一根电极,就可以吸收这个震荡,取得电能。非常方便。“
“然后最后的问题还是,怎么向用户收费吗?”
“对,何况电在出现的时候就已经是一种收费的资源。”
”噢,愚蠢的人类。“
”聪明的财团。其实水原来不也是免费的吗,土地本来不是免费的吗,这些赖以生存的资源,都逐渐被恶化,垄断。“
“你们这届还是不错,还是好好继续研究无管输氧。你们看后来无线输电在近场感应,磁共振这些原理上不是都实用化了吗。大家好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