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记录教学心得,每天记录课堂发现,每天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今天,和预科学生一起学习的课文是一篇宋词,岳飞的《满江红》,这是一首大气磅礴,令人激愤,燃起高昂斗志的一首词,正如这首词的词牌名一样—满江红,满江的激情与斗志。红色通常代表激情与革命。
这是一首从头到尾充满战场感的词作,从“怒发冲冠”,到感慨“空悲切”,从面对山河破碎无人收复的愤怒到叹息时光流逝报国未成的急切。再联想到靖康耻,更加坚定岳飞要“收拾旧山河”的意志和愿望。
上述解读如何?不过是我个人的解读罢了,但是学生貌似只是听到这些,其实他们没有理解。为什么会这样?
于是我问大家:“你们最感兴趣的东西是什么?有没有饭都没吃你都要一心去寻找的东西或要做一件事情?”但是他们并未回应我,可能还在想怎么回答,可能不知道,也未真正从内心出发去审视自己。
的确,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喜欢什么,是不少人的共同状态。为什么我们看起来很具有艺术价值和生活价值的文学作品,在学生看来不是或感受不到,我想很大的原因在于,学生与文学作品之间并没有发生关联,俗话说,就是和学习的作品之间“不来电”。
其实,学生和老师都要问的一个问题:“什么才是值得学习的知识?”
我们教授了许多没有学习价值的内容,更忽略了大量极有价值的知识!戴维•珀金斯认为,“对学习者的生活有意义的知识才可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即生活价值。
我问大家平常都读什么书,其中一位同学桌子上摆了四本书,是有关植物图鉴之类的,他说,因为分院要求每周借四本书,所以才借“这么多书”。我接着问“这些书”都读过吗?“一个星期读四本书,太难了!”然后我说,大家对读完一本书其实有一个误解,认为从头到尾读完才算读完一本书,其实很多书并不需要读完,需要读完的书通常是经典著作或你需要完成某种任务的阅读。同学们听着将信将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