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自赏 请同道指正
一一话说我收藏的一方太湖石《别有洞天》
龙潭顽猴
太湖石,又名窟窿石,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多作宛转险怪之势。古有云“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赏石清心,赏石怡人,赏石益智,赏石陶情。”因此,我很喜欢赏石。
我收藏的这件太湖石《别有洞天》将“瘦、皱、漏、透”赏石的特征诠释的几近完美。外形俊秀浑似别有洞天,不禁令人驻足深思。是的,面对一块精美的太湖石,那迷人的色彩、优雅的格调、朴拙的造型、天然的纹理、深邃的内涵、超脱的灵气、坚贞的性格,这一切无不都会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让人领悟到一种宁静致远、虚怀若谷的情怀。
石之趣,在于石本身有着自己独特的内涵。雅石是大自然散落的美,一方石头就构成了一种自然的山水,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韵味:壁立当空、挺拔峻峭者谓之瘦,四面玲珑、上下相通者谓之漏,轻盈飘逸、晶莹通澈者谓之透,石纹起伏、凹凸不平者谓之皱,色泽苍老、拙而朴实者谓之丑。正如一位名家在诗中所言:“叠叠高峰映碧流,烟岚水色石中收。人能悟得其中趣,确胜寻山任意游。“
我收藏的这件太湖石《别有洞天》,有"五怪":
一怪为瘦。体态窈窕,实兀嵌空,阳刚挺拔。其势棱角毕现,刚硬苗条,上大下小,中枢坚挺,骨气昂然。
二怪为透。洞豁贯穿,玲珑剔透。石多孔洞,灵动飞舞,仰视俯观,多姿多势。透,可活全石,古人云:石以玲珑透空者为上品。
三怪为漏。空穴委曲,鬼斧神工。上可乘天冰,下可接地气。石峰有漏,则体若莲瓣,翻唇吐樱,跌宕多姿,疏郎明了。一孔注水,孔孔皆出,若自下焚香于一孔,则众孔皆烟,何不为奇也。
四怪为皱。岩窦纵横,纡回峭折,氤氲连绵,起伏松弛,阴阳正背。
五怪为丑。自然天成,大璞不雕,返朴归真,是赏石文化的最高品位。
总之,太湖石瘦者铁骨铮铮,透者跌宕,漏者遒逦,皱者江河行也,丑者藏美。太湖石可谓一石一景,一石一物,一石一天地,一石一世界。形态大气,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虚实实,神美貌丽。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雅士,达官贵人喜爱雅石。白居易、王维、李煜、苏轼、米芾、宋徽宗、林有麟、杜绾、范成大、赵孟頫、文震亨、赵希鹄、米万种、乾隆帝、蒲松龄、曹雪芹、郑板桥、石涛......一个个鲜活的名字,至今能够跨越时空,以雅石的名义,与我们进行心灵上的交流。
闭目深思,深感收藏雅石,逸蕴清远、高迈旷越,引人入胜,令人向往,堪比一曲高山流水,堪比桃花潭上踏歌声;耳边似乎听见“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 龙潭顽猴是我们的老书记,一身才华,勤奋质朴,对传统文化酷爱有加,文学造诣、艺术品鉴都很独到。转发他的藏品自赏,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