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网络一片净土,还世间一片清明

3月19日凌晨,苏州大学发布关于“学生恶意P图侮辱女性”事件的处理结果,其全文详见下方图片,涉事学生被开除学籍。相较于之前仅仅10日的拘留来说,这个处理结果更能宽慰更多网友的心。

整个事件中,在我们愤怒于创造黄谣者的无耻行径、认为造谣者处罚过轻、或者女生是否应该维权,以及维权的成本是否过高等等问题之外,似乎都忽略了一个问题。世间发生的事,有几个是真,又有多少是人为制造出来的谎言?当面对越来越多的谎言时,我们又该如何去分辨?


德国作者马库斯·舒尔梅耶在这方面可以说有丰富的经验,他先后任职刑事律师、测谎教练,冰被德国王牌综艺节目聘请为测谎专家,在他的新书《别对我说谎:如何发现别人隐藏的东西》中,他和我们深度解剖了谎言的方方面面,呼吁读者一起迎接更加真诚的世界。


1 谎言无处不在

你今天撒了多少次谎?

你为何想要别人诚实地对待你?

对你来说,真相意味着什么?

以上是作者舒尔梅耶在书中开篇给出的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给了我当头一棒!我很想说0次,不过仔细想想,貌似不对,再细想,发现数字继续增长。有些是习惯性的夸张或隐藏,有些是善意的谎言,有些是故意而为之。


作者也提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主要取决于你是在一天中的什么时间来回答。如果刚起床,可能数字很小,反之的话相信大家都知道了。

而当我们拿起手机,连接上互联网的话,有很多时候,我们根本无法辨别真假。就像我经常和家里的老人说:手机上刷到的内容,别相信,有什么问题先和我沟通再做决定。主要就是担心他们缺乏辨别能力,上当受骗或者着急上火。


难怪有人会说现在的时代是“后真相”时代。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个现状呢?

2 谎言对人类的价值

虽然没有人喜欢听到谎言,但它就像是裹着一层糖衣的药丸,迷惑着人们甘之如饴。而那层糖衣就是我们眼中看到的谎言的价值。

我们能看到榜样会说谎,坐在顶端的领导们,很多时候简直是谎言的化身,那么我们又怎能不效仿呢?


我们能看到谎言的优势,在原有的基础上美化一下,或者适当增加一些本没有的东西,就能拿下本不会属于我们的利益或好处。这时候诚实了,岂不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我们能看到有些谎言被称之为“说话的艺术”、“营销的策略”、或者是“高情商的表现”,人们不仅趋之若鹜,而且还会花高价格去购买、去学习。


这还没算上一些善意的谎言,能让人际关系更融洽,能够避免冲突的发生。

那么,以上这些,真的是谎言的价值所在,并且无可替代吗?作者的答案是“不”!谎言不应该被奖励!因为每个人都渴求真相,都希望别人能够真诚地对待你,而不是欺骗。而某些短期来看会给你带来价值的谎言,会给你的未来挖个坑。


所以,学会分辨谎言将至关重要。

3 BACON法助你辨别谎言与真相

说起辨别谎言来,估计每个人都能说出两条。比如流传非常广的微表情、肢体动作、眼球的转动方向等,我一直深信不疑。


然而作者舒尔梅耶告诉我们,这些都可能会出错!在他作为综艺节目的嘉宾时,就遇到过截然不同的两位当事人,其中一位的肢体语言、表情等各方面都显示出他在说谎、而另一位则完全相反。然而测谎仪的结果却与表面的判断完全不同。

这就要说到《别对我说谎》一书中最关键的辨别谎言法:BACON。其中“BA”代表了baseline,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基准值,也就是常态;而”CON”则代表了context,是指一个人的背景情况,相关资料等。


作者为了更好地了解一个人的背景和基本情况,还特意设计了15道测试题,分别从可靠性、好奇心和变化、社会地位三方面做综合评估,推测出对应的性格类型,然后再结合Bacon法进行谎言的甄别。

总之,没有人能够没有任何破绽的说谎。匹诺曹并不只是童话,说谎的人鼻子真的会变长,只不过是肉眼无法看出来的长度而已。


写在最后

舒尔梅耶在《别对我说谎》中说:诚实是恋爱关系、家庭关系、职场或朋友关系等一切人际关系中的黏合剂和基石。

我们渴求真相,世界需要真诚!所以,不要再让谎言充斥在我们的身边,哪怕没办法马上消灭它,至少让一些有着重大危害的谎言,付出它理应承受的代价,比如苏州大学的某某某!

还网络一片净土,还世间一片清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