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教什么》导读01
文|张爱敏
导读一:通过阅读王荣生教授《文言文阅读教学设计基本原理》专题内容,你一定了解了文言文的特点和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要领,这些内容是否打破了你原有的认知,从中你得到哪些启发?
大家好!首先一起回顾一下文言文的特点和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要领:
(1)文言文的特点是“一体四面”:
文言(词汇和语法)
文章(功用方面,载道、言志)
文学(表现形式方面,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
文化(语言、思维方式、具体文化、思想)。
(2)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要领:
学习文言文的终极目的,就是文化的传承与反思。要着力于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阅读教学的着力点,是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具体地把握作者的“所言志、所载道”。
文言字词处理:放过、突出、深入、分离。
重视知识的应用价值(辅助性)。
适时适地使用“翻译”方法。
强调“诵读”,意在玩味。
(3)分享反思与启发:
首先,在文言文的“一体四面”中,文言是材料,是学习文言文的前提。文章和文学是桥梁,文化是成品。也就是说文言文教学不能缺失文化。而日常教育教学中,有一部分教师往往忽视了文化,把文言文教学停驻在会读会译会背诵,亦或明确写了什么,怎么写的而已。至于文化,总是被忽视。其实,这都是我们的课改理念精神背道而驰。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
韩军老师说过,“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而“言”是读懂文言文的基础,不可或缺,但它是学习文言文的前提,却不是终点。我们要铭记整合新旧、贯通古今是文言字词教学的两条途径。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应由学习文言知识这个语言基础的层面上升到语言所承载的内容——文学鉴赏,感悟领悟古文中的思想和艺术的魅力。
其次,在文言文的阅读教学中,首先需要对课文进行教学解读,确定文本的要紧处、关键点,以“读者”的角色走进文本、走出文本,研究学情,确定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确定教学的落点及相应的教学方法,设计具体的教学环节,教学活动。
特别要注意的是“以学定教”。也就是说依据学生的学情选择教学内容,依据学生的学情组织好“学的活动”。正如王荣生教授在《教学环节就是组织“学的活动”》一文中指出:“以学的活动为基点”,就是在确定教学美容的时候,考虑学生需要学什么;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考虑学生怎样学才能学得好。
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习目标的设置。学习目标确定是教师语文素养的考量,既要有文化的高度,同时也要着眼于细部。同时,也要关注学情,即学生的生活经验、语文经验。
在文言文教学中,既要重视“言”的教学,也要关注“文”的价值。也就是说文言文教学,不是一味地灌输讲解,也不是非得“字字落实,句句清楚”,而是要关注“语言”,即文言文这种“语言”,它不是讲出来的,是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出来的,诵读,积累,培养语感很关键。但也要注意,也不可因强调“文”而架空“言”的学习现象。通过诵读,培养语感,积累词句,培养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的能力也是课标精神。
因此,“文”“言”并重,要重视朗读,摒弃一味讲解的方法。成功的文言文教学应该是朗读作为一种贯穿始终的主要学习方法,将朗读、字词学习、内容理解融为一体,循环往复,水乳交融,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语感和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在理解内容中潜移默化的受到思想教育的。
正如苏东坡所言: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学生在粗略地明白字句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能从中体悟到语言的气势和语言的情味,逐步形成敏锐的文言语感,进而接受作品中的人文精神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