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律政剧,大家对律师的印象多是西装革履潇洒多金,但是这种对律师的刻板印象到底有多真实呢?下面简单讲几个:
1.当然是有钱了,而且是非常有钱的那种。
律师是多数法学生毕业后的首选,近几年的经济发展也让律师业衍生出了海外上市、境内上市、发债等是资金密集型的业务,这给很多刚入行/未入行的新人认为律师是非常高大上的职业,收入也一定不会少。
不可否认业内不乏年入千万的律师的律师,至于百万级别以及十万级别的也不在少数,尤其从事证券业务的律师,客户喜气洋洋敲钟的时候,不菲的律师费也随着入袋。
其实这是一种错觉,业务的高大上和律师收入如何没有太大的正相关,与律师收入直接挂钩的是律所的薪酬模式、所处地域以及宏观的经济环境。律师业是二八效应特别明显的行业,大城市、大律所案子接到手软,小城市、小律所跑到腿软都没有案子,法律行业猎头Taylor Root在今年的年度报告里就反映了这一点
可以看到,地处北上广深的两万元俱乐部以及红圈所的一年级新人律师的年薪+奖金普遍在20w以上,并且随着职业年限的增加薪水也大幅度的上升,七年级senior年薪可以达到65w甚至是100w,合伙人的收入也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
但是除此之外,还有80%的律师在为案源苦苦挣扎,对律师而言,要提高收入就要有自己的案源,如果没有案源的话不只高收入无从谈起,甚至连温饱都只能勉强。
即便是拥有了自己的案源,提高了收入,但是要实现“很有钱”确实有难度。不论律所在管理模式上如何变化,本质上都是合伙企业,但是律师并不会使用金融杠杆增加自己的收入,有知友曾解释过:
律师是按 billable hours(计费工时)从客户那里收费的,是非常典型的unscalable profession(收入不可规模化提升的职业),也就是说,你的利润率基本不随收入的上涨而提升,你只能通过投入大量的工作时间、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来提高你的收入。
这就意味着律师是靠贩卖自己的时间来获利,时间就是成本,律师费就是收益,而一个人不吃不喝不睡一天最多也就是24小时,投入两倍的成本只能换来两倍的收益,这种模式下没办法加杠杆。就像《致年轻律师的信》里说的:“被投入到工作中的时间和精力将远远多于男欢女爱、或者健身、美味和听歌剧”。
2.律师是社会精英,或者说法学专业是精英专业
某种程度上这个说法并不算错,尤其是在西方世界。在西方,年轻人读完法学院考完Bar成为律师后,就半只脚踏入了政界了。差一点的,当律师也能有一份不错的收入;而有能力强运气好的,就参加选举,议员、州长、总统一步步进入统治集团,克林顿、奥巴马基本都是这样的路子。
要说中国有什么专业可以与之比拟,应该是经济学一类的专业,中国政治体系中从上到下都有大量经济学或相关从业出身的官员,对政策决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而在中国,律师或者法律从业者只是普通的职业,律师作为体制外人员几乎无法左右政策,法官检察官虽然是体制内一员,但是作为较弱的政治势力,法官检察官同样也难以对政策走向产生影响。此外,中国法律行业体制内外之间转换不通畅,也使得多数法律从业者不会轻易离开自己的行业,自然也不会出现如西方国家那种律师进入政坛甚至国家中枢的情况。
此外,认为法学专业难度大也是被认为是精英专业的一个原因。但实际上法学是最适合一般人学习的专业,法学其实并没有大家所想象那般高深莫测,看似法律部门众多,司法考试通过率低,但是法学并不要求太高的天分,一般人通过努力就可以克服的。这一点还是和法学专业的考试特点有关,作为一个文科专业,法学考试的主要特点在于记忆。从学校的期中期末考试、司法考试再到考研,考试的关键在于记忆,记住了就会,记不住就不会,而要记住某个知识点并不需要太多的天分吧?可能有的人记性好可能看一次就记住了,记性不好的多看几次也能记住吧,如果实在记不住那么就要怀疑是否用功了,老话说勤能补拙就是这个道理吧。
再说到法学研究,在研究上需要有产出有创新确实需要一点天分,但并不代表普通人就没路走了,事实上现在的大老教授也并不都是高智商。事实上,步入20世纪以后,法学在基础理论上已经没有太多改动的地方了,因为大多数基础理论在1900年之前就研究完了,这之后的事情无非是在传统框架下解释新现象罢了。由于近30年来中国社会发展太快,所以嗅觉敏锐的人会发现有些问题在中国还没人研究,但是眼光放宽点就会美国人研究过、德国人研究过、英国人也研究过......所以说,法学研究最重要的不是自己有多聪明,而是多读论文多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