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特别想成为一个什么,但始终没成为一个什么,那么这个什么也就成了他一辈子都魂牵梦绕的什么。
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类人:认为自己才华横溢,却不被老板欣赏和重用;认为自己能力出众,却生不逢时,怨天尤人。
他们没有真才实学,没有一技之长,却自命不凡,没有自知之明。
他们从来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把生活中所有的不幸和落魄,归咎于社会和周围的人,甚至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心生怨恨,不懂感恩。
如果有这样一个人,他是你的亲戚或朋友,有事向你求助,你会怎么办?你是置之不理还是鼎力相助?
今天,让我们一起共读莫言《晚熟的人——表弟宁赛叶》中的故事,看看莫言是怎么做的。
莫言的表弟宁赛叶,外号怪物,借着几分酒力,怒火冲天地对莫言说:
“三哥,你不要自鸣得意,更不要沾沾自喜、妄自尊大,不要以为咱东北乡只有你有文学才能。不说金希普,就说我,你说良心话,我的才华,在你之下吗?”
“你的才华,确实不在我之下,金希普更是天才,俄国有个普希金,中国有个金希普嘛!”莫言回答道。
“金希普是我的兄弟,他骗谁也不会骗我,那两万块钱,算什么?他迟早会还的。那个什么狗屁电视台的狗屁副台长,我根本没看在眼里。我们生不逢时啊!书生意气,指点江山,粪土你们这些达官贵人,当年我让你看我的《黑白驴》是不是一篇杰作?为什么我满腹才华却要老死在这破败的村庄?”
加图曾说过:
“语言既可以掩饰思想,也可以暴露思想。”
不仅如此,语言还能暴露出一个人的品性和修养。
除了语言之外,还有行为,这两者结合在一起 ,就是一个人完整的性格特征和为人处世。
宁赛叶高考失利后,干活怕苦怕累,整日游手好闲。
莫言先后为他介绍到酒厂刷酒瓶子,供销社站柜台卖货、锻压设备厂写材料,他都没干多久,还令他心生不满;
不仅如此,他还因为谈恋爱,不是把别人肚子弄大了,就是搞得人家寻死觅活,如果不是莫言帮忙,他就被送到派出所了。
之后,在姑父的请求中,莫言又介绍宁赛叶去当兵,他复员回乡后,与金希普到济南办报,却在家乡坑蒙拐骗,如果上级不是看在莫言的面子上, 他恐怕会有牢狱之灾。
令人惊讶的是,后来莫言又在90年代,借了三万块钱给宁赛叶办企业,不久也关门大吉。宁赛叶只能回家啃老!
俗话说:“升米养恩,斗米养仇。”
莫言对表弟一次又一次的帮助,不但没有换来宁赛叶的感激,反而让他觉得一切都是应该做的,对莫言出口成章的辱骂和悲愤,令人气愤不已!
宁赛叶的自命不凡,眼高手低,且对莫言的嫉妒心、怨恨心;
在他父亲面前摔酒瓶,用手指着父亲嚎叫 ,目无尊长,觉得周围的人都对不起他;
人性的丑陋和贪婪在他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宁赛叶扬言自己的《黑白驴》比莫言的作品更加出色,责怪莫言没有为他发表,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莫言身上。
正如莫言所说:
“一个人特别想成为一个什么,但始终没成为一个什么,那么这个什么也就成了他一辈子都魂牵梦绕的什么。”
宁赛叶对莫言的成功怀有嫉妒心,他也想成为有名的作家,有自己的理想抱负。
可他对自己没有一个清醒客观的认识,心浮气躁、眼高手低,没有自知之明,终将一事无成!
写在最后:
老子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我们要实事求是地面对生活的境遇,在逆境面前,我们要做的是:
首先,要看清楚自己的能力和现状,要清醒地知道自己的实力如何;
接下来,是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哪些是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的;
最后,是静下心来,潜心学习,一步一步积累经验,由量变到质变。
你的时间花在哪儿,花儿就开在哪儿;
你的精力用在哪儿,业绩就出在哪儿;
你的心思放在哪儿,成功就到达哪儿。
希望面临困境中的你,在逆境到来时不抱怨、不颓废、不气馁,不放弃,用坚持不懈地努力,去迎接生活中一个又一个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