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其实我挺担心的。因为我真的有很久很久没有好好的写过一篇文了。这个立意也是我在电石火光忽然之间定下来的,是因为又听到最近在单曲循环的一首歌,杨千嬅的“小城大事”。想到第一次听的时候就总觉得的这样一首悲伤的歌,背后一定会有故事的吧。我在想,如果这些故事里的人,故事里的场景,一条街,一盏灯,一杯咖啡,曾经鲜活的都能在我的笔下重新熠熠生辉,于笔者而言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写这篇文的时候,我重新找来《大城小事》这部电影来看,也许是因为那个时候的上海,本身就有很浓厚的故事色彩,取景在上海,似乎开始就决定了结局。
深冬时节,道路上吹的风,还带着刺骨的寒冷。在马路旁的新式面店,没有撕心裂肺的哭喊,没有怒骂和争吵,像寒风失了温度,平静的没有一丝波澜,谦和小月结束了为时一年半的爱情。谦是国立医院的大医生,坚守着从医的梦想和准则,凡事事无巨细一丝不苟,小月任职于一间小型的公关工司,是个主理人,典型的当代职业女性。影片的城市背景是上海,导演很会取景,灯红酒绿,车水马龙。城市中的男女,为了各自梦想朝着不同方向奔跑。谦和小月亦然。分手之后的两个月日子过得没有一丝慌乱和涟漪。是利益还是缘分使然,他们重新又相遇。是了,看到这里你们想说好俗套的剧情是不是,无非就只是重拾旧爱的故事。美则美矣,少了新意和可究点。然则,在上海这个大城,我想知道的是对于他们而言,究竟何谓小事呢,是爱本身亦或是爱中的点滴。我看过好多悲壮的故事,对于故事里的主人公来说,失爱于之无异于死一次,究其根本那么我想对于小月而言,爱本身于她而言并非小事,否则最后的小月又为什么选择让谦去寻找她,而不是毅然决然的重回谦的身边。故事到这里我觉得可以结束了,至于谦最后有没有找到她,似乎并没有那么重要,就像歌者杨千嬅自己参演的电影《志明与春娇》,当我听到春娇说自己拼命想要忘记张志明的时候,却活成了另一个张志明,到这里影片已经足够了,往后的剧情不管张志明在机场有没有寻回春娇,也都不再重要了。可是对于大多数观众而言,是电影总需要一个happy ending。以至于好多的故事都失去了原本的滋味。其实在我眼里,电影中的故事和人,都是鲜活具有生命力的,抛开影片本身不谈它只是一个故事。我们只是看客,那么故事一定要完美无缺的结尾才叫圆满吗?我真的不这么认为,留有缺憾才更加凄美,此生未完成,人生方好演。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飘》,提到那个别样的却生动人心的结局。那样的斯嘉丽,才更加有她独特的魅力,或者说,正是因为这样的她,才造就了瑞德。换言之如果是个happy ending 。那么斯嘉丽就不再是乱世中的斯嘉丽了,或许影片从开始就失去了意义,亦或者瑞德根本就不会爱上她,那么我们这些看客,在很多年之后还会不会记得那个坚强傲气的斯嘉丽,那个痞气深情的瑞德。甚至是这个美到不行的名字。
回到这首歌,想把它分享给你们,从“青春仿佛因我爱你”开始到“每年这天记得要流泪”,不知你是否感觉到了一个很悲壮的故事。倘若这首歌恰恰触动了在爱中的你,或者仍然愿意相信并且去爱的你,我希望你们都能有个美丽的结局,之于自己的美丽的结局。倘若屏幕前的你,尚未经人事,希望你学会去爱人,我这里的爱人,是指任何一个值得你去爱的人,你的家人,你的朋友,那些眼见你经历过伤痕累累,还相信你会闪闪发光的人。顺便说一句,如果经历了伤痕累累,没有怨恨还愿意去相信的你,是最好的你。衷心祝愿现在的你,未来的你,还是能够岁月如初,眉眼如故。
望“切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