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学术”|强直性脊柱炎疼痛僵硬规范化诊治新进展学术报告会——上海强直医院
近日,强直性脊柱炎疼痛僵硬规范化诊治新进展学术报告会在上海召开,京沪专家针对强直性脊柱炎疼痛僵硬病理原因及治疗现状、多学科治痛解僵新进展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强直性脊柱炎疼痛僵硬的病理改变特征
北大火高主任在会上表示,疼痛、僵硬是强直的典型症状,表现为钝痛或隐痛,夜间疼痛加重,活动后缓解;脊柱关节僵硬,表现为关节牵拉感、紧绷感,导致行走、下蹲弯腰等功能受限。

黄主任在报告中分析指出,免疫功能紊乱产生无菌性炎症,炎症附着在肌腱韧带等软组织处,引发炎性反应。长期炎症侵蚀,韧带组织过度修复,就会出现炎性粘连、纤维化、钙化等问题,导致韧带组织结构和功能受损,从而出现疼痛、僵硬等症状。因此积极控制住炎症、松解软组织粘连,是解决疼痛、僵硬的重点。
“目前患者多采用口服药物、生物制剂或JAK抑制剂缓解症状、控制病情。”黄主任从药物的作用机制、使用利弊方面阐述药物能够快速缓解疼痛僵硬及用药后病情易反复、加重的原因,“药物只能清除表面炎症、无法深入到关节腔深层祛炎、松解粘连,导致病情反复、持续发展。”
治痛解僵提高肢体活动范围预防结构改变
上海强直医院任鸿军表示,针对关节疼痛、僵硬的强直患者,单一吃药、打针效果差,通过内科结合微创医学、康复医学等多学科、局部联合全身规范诊疗及专业技术的应用,可以做到精准全面祛炎及松解粘连。

“利用TMT红外热成像检测系统,可明确炎症分布位置及深浅、发展趋势,为全面祛炎提供依据;再利用技术,深入皮下5-7厘米深层祛炎、能够长久治痛、抵抗复发、阻断病情进展。”针对药物无法做到的松解粘连问题,也可以利用4K等离子技术,明确粘连位置及程度,超微创松解粘连,恢复关节弹性,提高关节活动幅度,并防止再次粘连,预防关节结构改变。
除了专业的治痛、解僵治疗,任主任建议患者应定期复查;适量锻炼、加快康复、提高免疫力;良好的自我管理,注意日常饮食、作息等,进一步巩固疗效、抵抗复发。
临床实例看强直性脊柱炎疼痛僵硬多学科联合诊治实效
上海强直医院陈付彩主任通过临床案例数据库数据及实际案例,验证多学科联合治痛解僵的效果。

陈主任总结道,通过众多的案例数据验证,“通过多学科联合诊疗,98.4%的患者可以实现次日治痛解僵、关节活动功能改善,回归正常生活;阻断病情进展,预防健康关节受累;5年停药不复发成功率超过80%,保障患者远期生活质量。”
结语:
强直性脊柱炎的疼痛与僵硬症状源于无菌性炎症对关节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侵蚀,进而发生韧带粘连、纤维化、钙化。传统治疗手段如口服药物或生物制剂虽可有效抑制表面炎症反应、减轻症状,但其难以深入关节腔内部,不能全部清除深层炎症、松解粘连,这使得尽管患者的症状暂时缓解,但病情容易复发、加重。经专家们深入研讨及临床实例验证表明,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通过精准查炎、深层祛炎、超微创松解粘连,能够实现治痛解僵、改善关节活动功能、预防关节结构改变的目的,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研究与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