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现实。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你的工作环境就是你的道场。——南怀瑾
修养德行,成就道德。
李二和《流浪的梦》:“生活是最本真的,修炼是无须讲求形式的。时空中无处不教堂,无处不佛堂;无处不天堂也无处不地狱。”
生活无处不修行,煮饭、洗碗、做家务,都是修行。
修行,总会让人想到偏隐的山林隐士,幕天席地,禅坐、行脚,苦苦思考宇宙众生的意义。其实生活、工作中处处是修行,当生活和工作中出现了问题,我们就去解决实际问题,如果我们离开了生活、工作再去谈修行,总不免是在逃避问题……
就像罗胖跨年演讲里请来的嘉宾王石,他谈到的吃饭,睡觉,在飞机上可以睡觉,在颠簸的土坡路上可以睡觉。所以为什么他可以保持那么多精力?就是睡觉。
我觉得对于王石来说睡觉就是一场修行,睡觉看似简单谁都能做到,但是能长期的各种环境都能做到说睡就睡就太难了,必须时时能做到心无旁骛,不受任何打扰。
稻盛和夫说过:有什么具体的方法可以培养人格和锻炼灵魂呢?是不是非得做一些特别的修行,例如到深山里闭关、以肉身抵挡从天倾泻而下的瀑布之类的事?没那回事。最重要的,就是在我们所处的尘世中每天努力认真去做事。培养自己
释迦牟尼认为“精进”非常重要,是达到开悟境界的修行方法之一。所谓精进,是指努力工作,心无旁鹜地投入眼前的工作。这就是帮助我提升心性与培养人格的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人生就是修行,无论生活还是工作,
工作对人类而言,其实具有更深远、更崇高的价值与意义。劳动可以帮助我们战胜欲望,磨炼心性,培养人格,其目的不只是换取生活所需,因为换取生活所需只不过是劳动所附带的功能而已。
在我看来,平常生活的不顺心,工作上的紧张繁忙,其实都是对自己的磨炼,做一个对工作努力不懈的人,在日复一日的精进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心性,同时培养出具有深度的人格,这就是工作对于我们最好的修行。工作场所就是修炼精神的最佳场所,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修行。只要每天确实努力工作,培养崇高的人格,美好人生也将唾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