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刚过,气温就应声而降,风变得生硬,横冲直撞,像我这样怕冷的人,已经用长衣长裤,把自己包裹了起来。
其实仲秋时节,阳光晴好,天气舒朗,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年轻的时候,一到秋天就想去爬山,去一切有很多树的地方,野酸枣、红柿子、黄板栗就住在秋天的角落,等着我。哪怕只是在五彩斑斓的山林里走一走,就是一种幸福。
但过了不惑之年,却总会在深秋升起莫名其妙的淡淡忧伤,好像总有种把握不住什么,随风飘逝的失落感,然后到了冬天就自然消失了,又变得沉稳冷静起来。
在这个秋天,再读北宋欧阳修《秋声赋》,或许可以为自己这种悲秋的心情找到注脚。
从题目可知,作者以“声”写秋,开篇便以夜读时听到秋声写起,详细描绘秋声的特点,“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欧阳修用了大量的比喻,描绘了秋声的来势汹汹,初听时像淅淅沥沥的雨声,其中还夹杂着萧萧飒飒的风吹树木声,然后忽然变得汹涌澎湃起来,像是江河夜间波涛突起、风雨骤然而至。碰到物体上发出铿锵之声,又好像金属撞击的声音,再仔细听,又像衔枚奔走去袭击敌人的军队,听不到任何号令声,只听见有人马行进的声音。把无形的秋声写得具体可感,也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气氛。
很可爱的一点是,童子回答欧阳修说:“外面月色皎皎、星光灿烂、浩瀚银河、高悬中天,四下里没有人的声音,那声音是从树林间传来的”,哈,秋声,关乎心声。这样的对白让文章活泼起来,也说出了境由心生的道理。
之后从秋声引到对秋的特点的阐述,如“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秋天色调暗淡、烟飞云收;它的形貌清新明净、天空高远、日色明亮;它的气候寒冷、刺人肌骨;它的意境寂寞冷落,没有生气、川流寂静、山林空旷。所以它发出的声音时而凄凄切切,呼号发生迅猛,不可遏止。
此段写出秋风肃杀的来由,并探讨秋与自然、人文的关系。最后作者感慨人生,思考人在秋景面前的心境和态度,得出“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的结论,完成了主题的升华。
读欧阳修的文章,总会想起苏轼,两人亦师亦友,文章中共有的特点,不只是语言优美,音韵和谐,更有着对世事万物的深入思考,及超脱旷达人生态度的呈现。
本文作于宋仁宗嘉祐四年秋,欧阳修时年五十三岁。当时他虽身居高位,但回首往事,屡次遭贬内心隐痛难消,再加上几位知交好友的相继离世,面对政治上的失意和人生的无常,欧阳修以“秋声” 为引,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
古人和我们一样,春天和夏天的时候更习惯向外探索,到了秋天,这种注意力逐渐由外转内,开始自我审视和评判,而脆弱感会让这种评判更悲观、充满无意义感和不确定性。但秋天的脆弱感并不是毫无益处的,敏感与脆弱会使我们重新注视身边微小的细节:比如看见楼下的枝头一粒摇摇欲坠的小果子、想起一个久未联系的朋友或一段已经遗忘的小事、开始关注到身边人的情绪变化。
人在脆弱的时候,总是要更比平常更加渴望亲密、渴望深刻、渴望细节,也会更珍惜。
在脆弱中,欧阳修于秋夜听到了秋声,他在文章中对秋声的描写充满了想象力,将秋声比作各种声音和景象,让读者在脑海中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此时的大地仿佛被一层淡淡的忧伤所笼罩,树叶飘落,山川寂静,那股清冷的气息直透人心。同时,作者在结尾处通过童子垂头而睡和四壁虫声唧唧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了一种静谧、深沉的意境,使读者在阅读后产生无尽的遐想。
是呀,季节的更替总是如此迅速而无情,又无法改变,正如欧阳修在《秋声赋》中所言:“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曾经繁茂的草地如今已渐渐枯黄,葱郁的树木也开始落叶飘零,让人感叹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无常。
他在悲秋的心绪中,也发出诘问, “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提醒着我们,世间万物都有其兴衰的规律,人在得意时不可忘形,在失意时也不必过于悲伤,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种种变化。
逆流而上是勇气,顺势而为是智慧,让该来的来,让该走的走,又何必怨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