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焦虑的办法:写下来为大脑减负



今天是寒假的第一天,我从单位回家的路上,有些焦虑。


为啥焦虑呢?


因为脑袋里有很多事情堆叠在一起,不知道干哪件事情?


工作中,有好几个报告需要写,还有几个会议要参加;生活中,六月寒假如何安排,这次期末考的不太好,那么想着假期能够把薄弱的内容补上来,可是娃不是那么听话,啥都不按照我的指令来执行,内心的焦躁就一下子涌上心头了。


焦躁的时候,就会到处找各种零食吃,以缓解焦虑。结果减肥的成果,也在乱七八糟的零食攻击下,回弹了几斤。


看到了吧,人的内心戏是多么复杂。当睁开眼睛后,一股脑冒出来的一堆事情,有重要的事情,还有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混杂在一起,你的大脑就无法承载太多内容,就会出现烦躁焦虑的状态。


心理学家曾经提到过:人类最多可以同时在脑海中保存 5-7 件事情。


实际上最根本的原因是:“蔡格尼克效应”,即未完成的任务往往会占据我们的短时记忆,直到它们被完成。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未完成任务的想法所干扰,而不管这些想法的重要性如何。


解决的办法就是:把未完成的任务写下来,为大脑减负。


我们不需要把任务完成才能让大脑停止思考它们,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这件事写下来,让大脑相信这件事情会被好好的解决。


至于这些事情最终是否被完成了,还是仅仅被记录在备忘录里推后了,大脑都不会在意。


写下来的动作相当于,把大脑中需要处理的几件事情从大脑中剪切掉,然后粘贴在备忘录中,留待其他时间来逐项处理。


当大脑无法一次性把所有的事情全部处理完,那么就需要借助备忘录来存储各种大大小小的事情,大脑会认为未完成事项已经妥善存储好了,脑容量就一下子释放了更多的空间出来,可以解决更加重要事情的思考和决策了。


回到我焦虑的几件事:


工作中:写下方案的具体名称,需要完成的时间节点,列出大纲,把基础素材分类放好。


生活中:写下每天六月需要做的每项具体作业,回家后,拿出 10 分钟和他一起练习口算以及口述(这是打基础的);检查一首诗词背诵,不熟练就读五遍;听写 5 个单词;做 30 个仰卧起坐。


为了能够专注于手头的工作,我使用卡片笔记法做好记录,来辅助我的工作和生活,确保其他未完成的任务不会占据我们的大脑而浪费宝贵的思维资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