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一节公开课,老师讲到怎么与焦虑共存,不管以前我是害怕还是好面子或者思想比较落伍,总之我不承认自己焦虑的,因为自己对这样的状态不是很认可或者因为性格开朗从不相信自己会有焦虑。后来听老师一讲我才发现,焦虑原来是时刻存在的,在不同的年龄段,在不同的时期,你遇到的困难产生的情绪都属于焦虑,有些不易察觉,有些通过发脾气解决,有些产生更严重的后果抑郁躁郁。
后来我发现我在疫情期间以及近几个月总是陷入消极情绪,并且内心的失落感很强,之前我以为是压力大,太累了,后来在家休息后,又出现疫情,内心就又开始悲从中来!后来我也认真思考了,自己有以下行为:
1.莫名的大哭一场,哭过以后睡一觉就好很多。
2.无聊到在抖音学习厨艺,做了蛋糕等。
3.走路担心变胖,担心身体不好,就每天坚持走6000步。
4.担心长时间休息思路量化,我坚持每天写作,至今已经1个多月。
5.我不开心时,我就想儿子,儿子因为疫情原因,和我不在一个地方。我想等疫情结束,陪儿子学习,玩游戏,做手工,旅游,学英语,课程打卡等等。
6.还款规划,因为购房欠款2020要制作还款规划,这样可以相对内心有目标一点
7.和老公聊天讲述我的心情,描述我的感受,让老公给我分析,安慰我。
8.在老家有很多过去的东西,有日记,书信,明信片,贺卡,每件物品都是故事,回忆过去,沉浸在美好的友情中,让我得到一阵心灵的返璞归真。
9.我会有很强烈学习的欲望,于是给自己安排了每天2小时的学习内容。
10.我在家期间也第一次对家人吐露出我这些年的不易,我的压力,我的努力,我对家人的感情,哭的我痛痛快快的,所有的委屈辛苦都被我说出来了,因为我在和弟弟分享我的感受,家人就是要无私付出的。
所以上班后,我是以饱满的热情来上班的,我曾经和焦虑共处,接受它,面对它,解决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