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试卷带来的思考……

没想到2025年开局冲上热搜的是一份四年级期末试卷,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研员,我一直在关注这件事的走向,因为这份试卷最后的定位,将关系到接下来小学数学从课堂到教学的方向。

最早看到这份试卷我是想找一些孩子完成后再做评价的,适逢学校期末考试,这一想法最终没有落实。

下面结合我们当地的实际情况谈谈我对试卷的一些浅显的看法:

一、高。这份试卷命题专家的水平是很高的,绝不仅仅只是优秀的数学老师,一定还有很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庞大的知识体系,对于试卷的命题也是很用心的。但是这个高度对于四年级小朋友来说确实有点太吃力了。尤其是农村孩子,他们还没有这么多的见识,不知道李子柒,也很少取快递,这些情境距离他们有点远。当我们使劲去摘长在高处的苹果时,虽然费劲但是摘到手是兴奋的,如果一直让你去够高处的苹果是会很累最后失去兴趣的。

二、难。这份试卷拿到我们当地的四年级学生手里,难度指数是很大的,超越了我们当地大部分四年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作为一个县城学校,下面还有很多农村小学,我们起步总是比教育发达地区慢一些,近年来,虽然做了一些学科融合,将数学融于生活,联系真实情境的探索,但命题数量较少在20%以内,如果像深圳南山试卷通篇都是这类题目的话,对于我们当地的孩子来说会很吃力的。

三、多。题量多是南山试卷命题又一大特点。对于四年级小朋友来说,高度集中注意力近两个小时,这是不太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感觉让小学生太早地进入了高考模式。题干内容多也是一大特点,孩子们读起来费劲,如果没有良好的阅读功底是没办法完成的。

但是我仔细研究这些题目,大都又是符合现在“三新”背景下倡导的评价方向的,或许是南山走的太快了,我们跟不上脚步,但南山试卷命题的方向也给了我们一些新的启示,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阅读。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几次说到:要靠阅读扩充知识。阅读是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命题方向发生很大改变,我们的数学不仅仅是会算数就可以了,考察的是综合能力,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厚积薄发。

二、思考。数学是思维的学科,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学好数学的根本。机械的刷题模式已经无法应对今天的人才选拔方向,我们数学老师应该带着学生真正的去观察、分析、研究、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发展数学思维,是数学老师今后最重要的事。

三、剖析。所有的变革都需要一个过程,最后的方向不是我们普通人能决定的,在当前数学题干被文字包裹的时代,我们数学老师需要做得是教会学生坚守数学的初心——“不迷路”,从一堆华丽的语文辞藻中迅速找出数学信息,在迷雾中捕捉数学本质,从而快速解决问题。

最后,作为小数教研员,我觉得目前适合我们当地的试卷应该是在基础题型70%的基础上,南山命题题型最多增加30%的比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