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盛叨叨:期末这玩意儿,那可是每年都雷打不动地来报道,可谁能想到啊,今年这期末居然跟开了挂似的,直接 “出圈” 成了大热门。今天咱就敞开了唠唠这超有料的期末话题 。
天呐噜,现在小学试卷都已经进化到这种“神奇”地步了么……
01 考卷开启“霸屏”模式
“.......”
昨天,我那在深圳的朋友给我发消息,那语气跟发现新大陆似的。她说南山区四年级的数学考试,考到一半居然通知加时20分钟,理由就俩字:太难!我一听,第一反应就是她在跟我逗闷子呢。心想,不至于吧。结果呢,等我瞅见那张试卷,好家伙!上面密密麻麻全是字,我差点以为自己眼花,看成初中语文试卷了。这哪是考数学,简直是给四年级小朋友设的“文字迷宫”啊!密密麻麻的字啊,不注意真以为是初中语文试卷......
我猜肯定有不少朋友已经刷到过这套神奇的卷子啦!但咱也知道,可能还有大部分的朋友,压根还没瞅见这卷子。这里我把朋友发给我的这套卷子,麻溜地给大家贴出来,都来瞧瞧吧!
四年级卷
这套试卷,面向的对象为四年级,年龄大致在10岁的娃。为确保评估尽可能客观,我自己也执笔试做了一遍,建议大家也可尝试作答。▼
从难度这块儿来讲,实际所涉及的数学计算部分还没夸张到那种离谱的程度,但阅读量与题量均处于较高水平。学生在短暂的时间内,既要快速高效且精准地理解题目含义,梳理其中错综复杂的逻辑关系,抽象出数学内容,还需确保计算过程的准确性,并完成答题,这一套操作下来,要求可不低啊。
以如下第8题为例,便巧妙了挖了个坑。▼
才翻到第3页,看到这里是不是就已经晕头转向了?先别慌,更精彩的还在后头呢!下面这张里,有几道题必须得单独拎出来和大家唠唠。
比如,第16题中考深圳地铁“80✖8”能解决的问题,乍看之下,突然蹦出个 “8”不知道它打哪冒出来的,数学填空填纯文字的考法,也是一绝,这对那些理解能力较强,可表达能力稍弱,或者写字速度跟蜗牛有的一拼的娃来说,太不友好啦!▼
再瞅瞅这第三部分,要求写可能出现的错误,作为成年人,我能够推断出题目所考察的要点,但才10岁的孩子啊,可能出现的错误类型较为多样,看错字、看错符号、漏数字、写错数字等情况.....均有可能发生。▼
没有做错的孩子不知道别人可能错哪,这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嘛?咱这也不是教师资格考啊,光会算对答案还不够,还得把预防错误的方法都给写出来......设置这么多开放式讨论,要靠写纯文字来论述的题,所要考察的能力,是否与10岁孩子的实际能力水平真正匹配吗?能对得上号吗?
我将试卷导入至AI系统进行分析,经AI测算,该试卷的文字量约为3000字,而一般情况下,高考数学卷的阅读量也就在2000-3000字区间。整套试卷最初设定的答题时间为 90 分钟,但可能鉴于学生普遍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答,又延长了20分钟,最终总时长为110分钟,好家伙,这都快撵上高考那120分钟的答题时间了......
卷子上密密麻麻的字,考试的导向如此,意味着孩子们平时必然需要投入大把时间可劲儿地进行相应训练,也难怪近视率蹭蹭往上涨啊。
就写到这整张卷子还没有完.....初中、高中碰上这种也就罢了,可这才小学 4 年级啊,如此设置,真的有必要这么 “折磨” 祖国的花朵吗?不是人人都是天才,中间段的孩子是大多数,面对这样的试卷,孩子难免不会感到厌烦与疲惫吗?即便付出努力,稍有疏忽也可能出现较多错误,长此以往,真的不会被打击到吗?教育的目的是激发潜能,而不是让孩子从小就把信心给 “虐” 没了。
针对此类题目,网上有个特别高赞的评论▼
02 各年级卷
“.......”
前面是我书写过的,下面把空白的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卷都贴出来,大家有需要可自行保存图片查看(内容比较多,设置了滚屏)▼
四年级卷▼
五年级卷▼
六年级卷▼
在评论里时常能看到有人张嘴就来“这也不难”……真的很烦,好像不如此表达,就无法凸显自身能力似的,不知道读书读成什么样了,老把这种论调当口头禅。
试卷是要有普适性的,可不是专门为了少数尖子生量身定制的,试卷也有导向性,所谓不难,是要靠牺牲运动,牺牲视力来换的。
别总嫌不够难不够苦,存在不代表合理,很忙很累但收效越来越低的不单单只是孩子,成人工作领域还少了?认可盲目乱卷总有一款回旋镖会打到自己的。
孩子们已然付出相当多的努力了,就别再给他们加戏啦。
03 一些感慨
“.......”
先不谈别的,单看这次考试的题量,整整六页纸,满满当当,密密麻麻,跟老太太的裹脚布似的又臭又长,一场考下来,真的晕字,眼睛酸。
据南山区家长透露,平时孩子连考试和笔头作业的影子都见不着,这次考试却像突然被打了 “鸡血”,难度直接起飞。或许也是想整点新花样,新的尝试,结果可能难度没控制好?
其实教考脱节的现象,并非只在某一个区存在,全国各地大家都有“学的一粒沙,考得撒哈拉”这种感慨。▼
不确定这玩意儿就是造成焦虑和恐慌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模式,不单孩子累,家长累,老师也很累.....或许出发点是好的,但层层加码就很难不变形。
当小学生家长们在评论区发出无奈的哀嚎时,不少“前辈”痛心感慨:“这才哪到哪啊!”
我们都明白阅读的重要性,也深知阅读理解、信息提取与处理能力,对孩子来说是能使其终身受益的关键能力。然而,给小学生出远超他们现阶段承受能力的题目,这无疑是让压力的天平严重失衡,压力远远超过了动力,说到底,得牺牲孩子用原本可以玩耍社交的时间去填,也难怪现在孩子厌学情绪这么重。
数学老师:我教的孩子们到底是什么水平啊?这恐怕得问他们语文老师了。
语文老师:家人们!孩子们的数学成绩啊,出题老师,帮咱们打下来了!
阅读是重要,融合也是有合理性的,但是不同学科到底存在着本质差异,学习和考察的侧重点应该是不同的。孩子如果阅读能力欠佳,导致语文成绩不理想,这本身对孩子就是一种不小的惩罚了,不能把他学别的科目的路都堵上吧。
有情景是好事,但真没必要每题都去凑,题目穿一个马甲叫新颖,穿一层又一层再套长衫,就过犹不及。真的要量大,求拜托排版的字也大一点吧,咱这近视率真的也不能再高了。
盼望着能少些毫无意义的内卷,别再没苦硬吃了,真心期望减负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能实实在在落到实处吧。
原创首发于公号:阿盛的绘本王国。
作者简介:阿盛的绘本王国,读书、写作、带娃、丰富的学习资源,分享育儿知识,喜欢就关注吧~